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2018北京科技周 感受科创“加速度”

2018-05-23 08:42 新华网

来源标题:2018北京科技周 感受科创“加速度”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陈梦瑶) 天眼探寻未知、原子钟传递信号、“科学号”突破认知……在2018北京科技周主场,以“科技创新强国富民”为主题的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与科普成果,为科技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饕餮盛宴。

超高精度空间冷原子钟,究竟是一台什么“钟”?它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在“科技创新·加速度”展区展出的搭载“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的“空间冷原子钟”,是国际上首台在轨运行并开展科学实验的“空间冷原子钟”,也是目前在空间运行的最高精度的原子钟。它将激光冷却技术和空间微重力环境结合,有望实现3000万年误差1秒的超度精度,将目前人类在太空中的时间计量精度提供1-2个数量级。

记者了解到,由于空间冷原子钟可以在太空中对其它卫星上的星载原子钟进行无干扰的时间信号传递和校准,从而避免大气和电离层多变状态的影响,使得基于空间冷原子钟授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更加精确和稳定的运行能力。

在中科院参展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现场,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观众在此驻足观望。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是国际上最大的单天线望远镜。目前,FAST已发现脉冲星超20颗。

快步进入展厅,“深远海探测体系与研究平台”展台映入眼帘。谈及“科学”号科考船的运行情况以及深远海探测体系构建与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深远海探测体系与研究平台”历时10年,建成了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移动平台,引领我国新一代综合科学考察船建设,突破了10000米深海定点探测、6000米深海探测与采样、4500米深海精准探测与取样、1000米水体剖面走航探测、深海30米长沉积物取芯和20米长岩石取芯等关键技术。

此外,其深海近海底地形探测分辨率达到国际领先的厘米级,实现了由室内模拟实验,到海洋移动实验室,再到深海原位实验室的跨越,在深海理化环境原位探测、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生命过程、板块构造和地质过程等领域取得新认知和创新突破,显著提高了我国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