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16日讯 9月15日,由北京市科协举办的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正式开展。当天,整装一新的北京科学中心也迎来了对外开放的首日,受到了广大北京市民的热捧。
位于北三环的中国科技馆老馆,这里曾是北京的一处地标性建筑,承载了不少北京人儿时的科普记忆。如今科技馆老馆“变身”为北京科学中心,盛装重张,将打造成播撒科学种子的首都科普新地标。
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5至19日举办,图为北京科学中心全景图。
北京科学中心突出中国特色,着眼国际一流,建设理念突破了“一楼一宇”的地域束缚。1号楼是人们熟悉的“大圆球”特效影院,2号楼主展馆,3号楼1-4层为科技教育专区、5层及以上行政办公区,4号楼是儿童乐园。设立了“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主展区、儿童乐园、特效影院、创新成果展、科学广场、临时展厅、科教专区和首都科普剧场八个功能区。
据介绍,由于内部施工尚未完成,白色“大圆球”内的特效影院,以及全新设计的儿童乐园暂时还不能对公众开放。在嘉年华活动期间,科学中心参观实行免费不免票,公众可通过www.bjsc.net.cn预约参观。
“三生”主题展突显科普品质与内涵
设在A馆二至五层的“三生”主展区活动,从“生命”、“生活”、“生存”三个展示维度,集中展示了北京科学中心内涵提升成果。展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公众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精选了“寒武纪的矛与盾”、“小细胞大世界”、“农业中的黑科技”、“气动元件与自动化”、“天空为什么这么美”、“城市用水的前世今生”等27套展线活动。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通过讲解、互动、实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自发地提高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质,启发和激励青少年去尝试创新、树立创新自信。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天平称重了解大脑的一生,可以用吸管做出一个独特的“生命保护伞”,或者亲手“制造”一道美丽的彩虹。
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5至19日举办,图为孩子们在“三生”主展区参加科普活动。
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5至19日举办,图为孩子们在“三生”主展区参加科普活动。
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5至19日举办,图为孩子们在体验“三生”展区项目。
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5至19日举办,图为孩子们在参与体验“三生”展区项目。
第八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5至19日举办,图为“三生”展区展出的炒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