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螃蟹也能“AI刷脸”,这家公司让阳澄湖大闸蟹真假立现》

2019-10-14 08:50 千龙网

假冒伪劣食品一直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饱受诟病,消费者常常因为无法自辨真假而沦为“待宰的羔羊”。

最近有一只出自清华的技术团队,将AI鉴别技术带到食品领域,创造性地推出一款AI鉴别阳澄湖大闸蟹真假的产品——蟹小鉴。

▲拍摄3张照,1秒出结果

由“包小鉴”衍生出“蟹小鉴”

这支钻研AI鉴定的技术团队在不久前刚推出一款鉴别包包、球鞋、手表真伪的App包小鉴,现在正值菊黄蟹肥之时,他们用最前沿的计算机视觉算法玩出新花样——AI鉴别真假阳澄湖大闸蟹,1秒溯源产地。其中一名成员还说道:“或许将来不会用AI挑选食材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资深吃货啦。”

为何关注大闸蟹

夏有小龙虾,秋有大闸蟹。9、10月份江苏、上海等地大闸蟹纷纷开捕上市,中秋国庆假期更是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是年年备受瞩目的“阳澄湖大闸蟹”作为国内大闸蟹市场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可谓树大招风,终究无法避免诸多利益驱使产生的乱象。

有报道称,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为1600吨左右,市值3亿元。但从全国河蟹市场的数据来看,同年名叫“阳澄湖大闸蟹”的商品总共创造了300亿元的营销额。换言之,市场上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仅有百分之一能够做到名副其实。民间常道“一分钱一分货”,虽然不同产地大闸蟹的品相可能差距并不明显,但肆意盗用品牌,追逐暴利理应受到管制。

走在鉴定打假科技前沿的包小鉴团队,第一时间觉察到大闸蟹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现有解决方案的欠缺,迅速深入市场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做消费者的“火眼金睛”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基础数据,团队成员专程到阳澄湖边实地调研,向当地蟹农深入了解所谓“过水蟹”、“洗澡蟹”甚至“挂牌蟹”的种种现状,持续采集海量大闸蟹数据,获取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算法的准确性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团队紧锣密鼓的开发,AI鉴别大闸蟹产品“蟹小鉴”已经落地。用户通过手机拍照,就能轻松鉴别真假阳澄湖蟹,若非阳澄湖蟹,还能进行产地识别。

AI鉴别更可靠吗?

针对日益严峻的假阳澄湖大闸蟹问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尝试采用地理保护标志二维码戒指、猫眼镭射、3D彩印、光谱识别、DNA防伪等等方式寻求品牌保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螃蟹针对这些防伪措施一一制定了“对策”,市场报告显示各种方法收效甚微。

AI鉴别技术的根源在于机器学习,系统成熟时,其体系框架也具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包小鉴团队已经研发出成熟的包、鞋、表的AI鉴定系统,技术延伸到食品领域自然也不在话下,因此他们能够迅速构建大闸蟹品类的个性化鉴别程序。绕过商家“可操作”的某些主观判断因素,机器学习比人工鉴定更为可靠。

AI鉴别技术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包小鉴团队正致力于让更多消费者都能够受益于此。“蟹小鉴”开创了AI在食品鉴别领域的先河,接下来还将推出更多品类的鉴别功能,例如AI鉴别真假茅台,AI打假有望快速覆盖更多领域。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