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数算模”一体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

2025-08-04 13:39 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数算模”一体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

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发依赖数据、算力和模型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8月1日,杭州高新区(滨江)举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当地“数据、算力、模型”三位一体人工智能政策集成发布。

大会现场,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正式启动,将构建“数据+算力+模型+场景应用”一体化创新闭环,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迭代验证与规模化应用。

高质量数据集是支撑大模型训练、应用的关键基础。杭州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总经理应琦说,价值评估困难、技术成本高昂、信任缺失、用户信任危机以及监管不确定等原因,都让企业对数据流通望而却步。

在数据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首创“三数一链”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和数据要素治理体系,汇聚120多家企业;集聚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杭州数据交易所,上架数据集1312个;发布了全国首个三级数商标准,设立“加数发展”服务专区。

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常务副区长陈宇表示,当地鼓励企业利用“三数一链”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治理体系,降低企业用数、合规成本,最高给予年度基础设施使用费用50%补助。

杭州高新区(滨江)每年安排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通过数据交易平台或可信数据空间购买非关联方语料进行大模型研发和应用的企业,给予单家企业最高200万元的资助。

目前,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算力规模达240P,累计为100余家企业提供免费测试适配服务,联动华为云、阿里云、金山云等运营商构建混合算力网络。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均已储备一定规模的算力能力,部分企业可开放算力达1000P。

陈宇表示,在算力要素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算力券”,扩大“算力券”补助范围和力度,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成本,给予算力使用费用最高60%补助,单家企业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补助。

推进大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了人工智能典型场景需求,包括生产制造、金融贸易、医疗健康等领域。其中,“机器视觉在基础设施监测场景的应用”需求,预期开发可用于基础设施关键组件异常状态识别的高精度轻量化模型。

谈及工业AI,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倪军说:“工业AI场景和通用AI场景区别不小,前者对准确性要求和场景复制性难度高、训练数据的数量却少。”对此,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混合AI“工业增强智能平台”,创新融合物理机理模型、领域专家知识与小样本学习技术,在宁德时代电池制造等复杂环境中,可以提供精准的预测性洞察和工艺流程优化方案。

模型定义了AI的能力边界和应用方向。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已有30多家企业累计发布40多个行业大模型。在模型要素方面,当地加强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对研发基础大模型、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贷款贴息。

陈宇表示,当地会定期发布一批重点场景“机会清单”,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每年评选标杆示范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作者: 江耘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