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解读《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2025-08-27 13:25 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解读《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8月26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旨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认为,《意见》的出台,为我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指引,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凝聚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刻变革。”谈及《意见》出台背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分析,与此同时,仍存在对人工智能作用认识不一致、供需对接不畅、应用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障碍等突出问题,亟须加强战略引导和统筹指导,推动全社会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革命性影响,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意见》要求,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6大重点行动。

其中,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意见》提出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打造开放共享的高质量科学数据集,提升跨模态复杂科学数据处理水平。

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意见》明确,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推广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法;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增强工业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加强人工智能与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有助于拉动需求增长、加快动能转换、吸引全球对华投资,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上述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看来,《意见》的出台必将加速我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资源优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向国家智能优势转化。

余晓晖说,《意见》通过布局“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领域以及技术基础能力支撑体系,全面构建了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人工智能+”双向赋能新范式。同时,《意见》通过优化应用环境、繁荣开源生态、建设人才队伍、强化政策法规、提升安全水平等举措,为双向赋能新范式构筑了完善资源与制度支撑。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作者:刘园园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