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我科学家取得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

2025-09-28 13:50 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我科学家取得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

27日,记者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团队获悉,其领衔研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体系,展现出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瓦时每公斤)的潜力。

然而,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如何在避免高外压和结构复杂化的前提下构建稳定高效的“固—固”界面,成为该领域的关键科学挑战。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都芃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