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及标准争斗
起初,无线充电技术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无线充电距离较近、充电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随着各个标准的形成,这些问题有所改善,但显然,多达数种的标准令人们感到十分困惑,无从下手。
说到标准,主要包括WPC联盟推动的Qi,PMA的Powermat以及A4WP的Rezence,在今年6月,PMA与A4WP进行了合并,将标准统一为AirFuel Alliance。从技术角度来说,它们都是采用磁感应共振充电技术,但存在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种类型。简单来说,紧耦合需要接收器和发射线圈比较靠近,理想距离为5mm,早期无线充电垫均采用这种技术,所以手机需要比较精准地放在充电垫上。而松耦合可以集成多个线圈,实现更大覆盖面积,不需要接收器过于接近,但其效率不高,电磁辐射也更大。
显然,没有消费者关注这些难记的标准名称和底层技术,这就是为什么三星选择同时支持两种技术,让消费者不必去搜集太多资料便能够选择到兼容配件。目前,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理想的便是结合松紧耦合两种技术,但市场中更为普及的技术是Qi。
除了上述标准,也有特立独行的公司,比如苹果和摩托罗拉。这两家公司只在自家的智能手表上使用了基于磁感应共振的无线充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