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睡眠,但不会冬眠。
南非刺猬
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寒冷的冬季,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包括昆虫类、两栖类、鸟类和灵长类等,比如冬眠鼠、熊、蝙蝠、大黄蜂、刺猬等等。对于所有种类的冬眠动物来说,冬眠似乎是必须而且是有益的。人类在冬季也喜欢躲进温暖的被窝呼呼大睡,既然冬眠有益,可是人类为什么就不会冬眠呢?科学家从研究动物冬眠的机制和原因以及人类进化历史入手,探明了人类为什么不会冬眠的原因。
要想弄明白人类为什么不会冬眠,首先要搞清楚动物冬眠的原因。其中,最明显的理由就是躲避严寒。冬眠是一种为了节省体力和能量的超长时间睡眠。冬眠的动物活动量大幅减少,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心率也都减缓放慢或下降。在冬季,动物们这么做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寒冷的冬季,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猎物变得很少,甚至连可食用的青草都很难发现。因此,许多动物在夏季的时候在拼命地添膘,目的就是为了存储能量,它们圆滚滚的身体里储存的能量足够维持它们活到再次睡醒。
因此,冬眠在北半球更为常见。南半球的大部分陆地接近赤道,因此冬季要比北半球温暖一些。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规则。一些生活于温暖气候的物种也会冬眠,如生活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希氏鼠狐猴、生活于安哥拉和津巴布韦等地的南非刺猬等。此外,冬眠现象并不局限于寒冷的月份。2015年,一项关于冬眠鼠的研究发现,即使寒冷的冬天已经结束,这些冬眠鼠仍然会继续沉睡,有些甚至会在地下沉睡11.4个月,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是野生动物中发现的冬眠时间最长的记录。在开展该项研究的地区,每年只有四到五个月比较寒冷。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科学家克劳地亚-比伯认为,“这样的冬眠时间太长了。很明显,肯定还有其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