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冬眠:起源地食物丰富且无捕食者(5)

2015-12-07 15:29 东北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人类为什么不冬眠:起源地食物丰富且无捕食者

然而,我们如今已经丧失了这种重要能力。比如,如果天气变得太冷,我们的心脏就已经无法工作。我们的心脏会对钙做出反应,如果钙太多会导致心脏停博。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人类的心脏无法清除多余的钙,就会无法正常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在体温极低时仍可以正常跳动,因为它们拥有特殊的泵样器官可以清除多余的钙,而我们没有这种器官。

问题来了,我们人类为什么没有这种泵样器官?我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一种关键原因。人类进化自非洲赤道附近,主要是在热带地区,那里有相对较多的食物来源。这就意味着人类祖先不需要冬眠来逃避恶劣的生存环境。然而,科学家们对热带地区研究得越多,在那里发现的冬眠动物越多。鲁夫曾经发现倭蜂猴在12月到2月之间会冬眠长达63小时。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因为倭蜂猴属于灵长类动物,与猴子和人类都是属于同一个族类。到目前为止,仅发现三种灵长类动物会冬眠,而且都是生长于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倭蜂猴生活于亚洲大陆,因此这一发现表明,灵长类动物冬眠习性已延展到任何人都意想不到的范围。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人类的热带起源地可能已经降低了人类进化出冬眠习性的可能性。

倭蜂猴。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