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些手机芯片商都黯然退场

2015-12-09 11:22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为何这些手机芯片商都黯然退场

沉默了一段时间的移动芯片市场最近又火热起来,不仅有国产的华为麒麟950风头正劲,三星Exynos 8890、高通骁龙820、联发科Helio X20也是箭在弦上,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明年移动芯片的格局那就大错特错了。

上个月中旬开始,索尼、谷歌都被爆出正在研发处理器的计划,谷歌的目的和当初做Nexus手机一样,希望通过自身的引导给Android系统生态带来更加良好的发展;索尼虽然现在手机业务起色不大,但在半导体领域却玩得风生水起,影像传感器、电芯都是行业标杆,踏入赚钱的SoC领域也顺理成章,但随后却 遭到“姨夫”的否认。除此之外,还有LG的Nuclun 2芯片也在隐隐驶来,一场大战即将引爆。

台上的表演虽然轰轰烈烈,台下却是更多玩家的黯然退场。早在此之前,芯片市场已经爆发了一轮惨烈的洗牌,曾经的霸主一个个纷纷陨落退出,今天我们就把眼光聚焦这些曾经的巨头,看看它们留下的浮光掠影。

德州仪器率先退场

说起德州仪器(以下简称TI),可谓是芯片领域早期的霸主之一,当年著名的摩托罗拉Milestone、诺基亚N9、黑莓Z10、三星Galaxy S等明星产品使用的都是TI的OMAP系列芯片,但最终由于市场份额逐步缩减,包括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在内的无线部门营收出现了严重的下滑趋势,TI在 2012年9月宣布退出移动芯片市场,转移向汽车制造商这样更广阔的市场。

德州仪器

TI实际上是一家实力很强的芯片厂商,其设计的SoC稳定性强、兼容性好、发热与体积控制也非常合理,但对手机而言最关键的其实是通信,而TI在 3G/4G调制解调器上并没有相应产品,使得采用OMAP芯片组的制造商就不得不使用额外的基带芯片,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电池消耗和设计难度。

德州仪器

OMAP5系是TI推出的最后一代手机SoC,也是TI首次采用Cortex-A15的双核新架构,但最终市场反响不如同期高通四核的APQ8064,甚至连一款采用的手机也没有诞生。

移动芯片

博通步后尘

TI的倒下只是当时芯片市场洗牌的开始,随后的博通也宣布放弃包含基带在内的手机芯片业务。

与TI不同,博通最开始主攻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案,生产了WiFi、蓝牙等一体芯片,市场上绝大部分路由、移动多媒体处理器都会采用博通的无线芯片,但在手机市场发展壮大之后,博通单独设立了Mobile部门,开始插手手机芯片、手机基带的业务。

移动芯片

但不幸的是,博通进入手机市场后遭遇到了最大的敌人高通,因为无法取得足够的厂商支持最终败下阵来,仅有早期诺基亚的机型采用了博通芯片,但这并不足以支撑起整块业务的运行,特别随着诺基亚的江河日下,亏损愈发加剧。

博通

而在低端市场,面对联发科的咄咄逼人,博通却没拿出勇气放手一搏,抱着一贯必须同时支付芯片费用和专利费的态度对待手机厂商,导致产品和高通比没有性能优势、和联发科比没有价格优势,即便手握珍贵的基带芯片也只得败下阵来。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