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些手机芯片商都黯然退场(2)

2015-12-09 11:22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为何这些手机芯片商都黯然退场

意法爱立信紧跟出局

相比前两家,意法爱立信的名字多少听着有些陌生,但这家公司绝对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

意法爱立信

意法爱立信成立于2009年,由瑞典的爱立信和法国的意法半导体各持股50%,致力于手机芯片的研发,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都曾经是其主要客户。但在 2010年Android智能手机兴起后,意法爱立信在市场上受到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的强大冲击,经营每况愈下,到2012年底已经累计亏损高达27 亿美元。市场较为熟悉的一款芯片是被索尼手机大量采用的U8500,但也因为性能的孱弱受到消费者不少诟病。

MT27

2013年3月18日,在经过三个月苦苦寻觅买家未果的情况下,意法爱立信宣布关闭公司,并由爱立信接收了其LTE芯片业务。刚接手时,爱立信仍坚信芯 片市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有超过10亿部智能手机将采用该类芯片,并在当年5月份还发布了支持TD-LTE、LTE FDD、WCDMA、TD-SCDMA和GSM五种模式的M7450芯片,甚至已经通过了中国移动的网络测试,获得正式认证。然而,仅仅4个月后,爱立信 就转变了想法,表示由于“芯片市场面临着竞争激烈、价格侵蚀以及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种种挑战,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获得成功,需要进行大量研发投资”, 因此,爱立信决定停止芯片开发,并将部分投资转至无线网络领域。

英伟达转移布局

之前三家厂商的芯片虽然业内熟知,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的确没有什么号召力。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三家产品失败的核心首先是性能上的失败,而最后我们要说的英伟达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英伟达

以前提起英伟达,人们都只拿它当显卡厂商,但自从2008年Tegra芯片问世以后,英伟达开始在移动领域大显身手,特别是全球首款双核Tegra 2、首款四核Tegra 3更是让英伟达达到顶峰,以强劲的性能拉开与对手的差距。但从Tegra 4开始,这种势头就开始下降,原因和TI非常相似,都是因为缺少了通信基带导致整机成本、设计难度高于竞争对手,即便图形性能再强也于事无补。于 是,2014年5月24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英伟达已经决定撤离智能手机市场。

X1

当然,撤离手机芯片市场后,英伟达没有放弃Tegra芯片的研发,而是把目光集中到了移动游戏和汽车领域,自家也推出了Shield游戏掌机。最新一代 的Tegra X1更是凭借Maxwell的图形架构吊打所有移动芯片,117FPS的曼哈顿Offscreen测试结果整整甩开三星Exynos 7420的24FPS达4.8倍,而且其功耗比苹果的A8X还要低一些,如果制造工艺更换为最新的16nm/14nm相信用在手机上也不成问题,只是不知 道是否有厂商愿意却花这个功夫了。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