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表面发现神秘乳酪状洼地 尚属太阳系首例(2)

2015-12-15 17:43 东北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水星表面发现神秘乳酪状洼地 尚属太阳系首例

太阳风抹杀水星表面矿物质

研究人员认为,凹陷洼地可能形成于水星火山活动时期,在其它行星火山活动可形成像破火山口和通风孔等无边洼地。研究小组强调,凹陷洼地小于目前已探测到的火山凹坑,它们不太可能经历过火山地质活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结构显然是近期形成的,不存在后期陨星碰撞再塑形的迹象。

布赖威特称,水星表面的凹陷洼地非常类似于火星极地冰帽上出现的凹坑洼地。火星极地洼地形成于干冰升华过程,伴随着季节性温度变化,干冰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暗示着水星表面或许也存在着类似的升华过程。他说:“然而水星表面分布着固体岩石,而不是冰,应当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地质过程,但地质活跃性并不明显。”

研究人员称,凹陷洼地可能形成于水星表面硫磺等挥发性物质暴露于太阳风(从太阳表面释放的带电粒子流)之下。由于水星并没有大气层,太阳释放的带电粒子流可直接轰击水星表面,蒸发易挥发性矿物质。或者太阳灼热的热量能够“沸腾”水星表面矿物质。

布赖威特说:“太阳风微粒可抹杀硫化矿物质,这些硫化物将损失,导致矿物质破坏粉碎。”

水星不是被烧坏的煤渣

目前研究人员并不确定水星岩石的构成成份,虽然信使号探测器的一个探测目标是绘制水星表面成份。

近期另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科学家使用信使号探测器X射线光谱文件名发现水星表面的硫磺含量超过太阳系其它岩石行星。

布赖威物说:“之前的观点认为水星是一颗烧坏的煤渣,并没有探测意义,而目前看来这颗水星仍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