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加深
英国利兹大学的地质学家保罗·维格纳尔(Paul Wignall)在2015年9月份刚刚出版了自己有关大灭绝方面的新书《最糟糕的时代》(The Worst of Times)。他表示:“当时的一种观点是认为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是在延续是百万年的时间内逐渐发生的。”
然而对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区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之后,维格纳尔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安东尼·哈拉姆(Anthony Hallam)在1992年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实际上可能是在短短数万年的时间内迅速发生的。
如 此快的灭绝速度迫使科学家们开始着手去寻找能够对此进行解释的原因,很多人开始倾向于认为小行星撞击是最有可能的元凶。很多科学家还尝试去寻找能够印证这 一观点的地质学证据,比如在澳大利亚的对应岩层中他们发现了很多冲击石英颗粒,这是沙粒在遭受严重冲击作用下形成的高压矿物,往往和陨星撞击事件有关系。 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则在南极洲开展搜寻,他们发现当地有些岩层中的样本测试得到的氦和氩的同位素值与形成与太阳系早期的富碳陨石的成分相当接近,这也暗示当 时可能发生了陨星撞击事件。
然而,科学们始终没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撞击坑位置,于是这一理论也很快便遭遇了挑战。
美国斯坦福大学专门从事大灭绝事件研究的地质学家乔纳森·佩耶(Jonathan Payne)表示:“我们找不到一次大型撞击或是其他任何大型灾难性事件能够造成如此规模的灭绝事件,除了形成西伯利亚暗色岩的那次事件之外。”
随着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样本的取得,在地质学界一种共识逐渐形成,那就是火山岩浆的喷发可能是导致二叠纪末期大灭绝的真正元凶——尤其是在一些科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当时西伯利亚地区岩浆喷发活动的持续时间应为100万年左右,而不是此前认为的1000万~5000万年。
地质学家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火山喷发事件,认为其可能是造成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