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收购:蛇吞象壮举 未来可期?
联想&IBM:经典传承 蛇吞象壮举
事件热度:★★★☆☆
行业影响:★★★★☆
综合评定:★★★★☆
并购结果:成功。凭借ThinkPad的品牌影响力,成功打压HP、DELL、SONY等国外企业,联想在大陆市场一跃成为了第一的笔记本OEM厂商。逐渐全民化趋势使得“小红帽”针具更广市场份额,并帮助联想成为全球顶尖的厂商。
笔者在此并不想为ThinkPad笔记本的某一款或是某一系列喊喊口号,对小黑死忠而言,联想团队将ThinkPad进行了创新打造,但却失去了原来的味道。然而科技巨头就是在变和创新中寻得突破。2004年1月,联想以总价12.5亿美元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并将ThinkPad商标为联想所有。使得高端装逼人士必备的笔记本,为普通用户也可轻松拥有,与同价位产品相比有了更高的性价比。

ThinkPad笔记本电脑凭借坚固和可靠的特性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其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TrackPoint(俗称小红帽)是最突出的特点
该并购称为蛇吞象壮举,主要因IBM在整体实力上在当时强于联想,联想则看中了IBM所带来的美国市场,希望通过并购抢占美国市场份额,但并没有讨到好。对于联想这一中国的IT业王牌招牌,少不了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联想做出了战略调整,意料之外在大陆市场受到了热捧。随着ThinkPad笔记本的亲民趋势强化,所带来的做工质疑以及问题,导致小黑死忠所鄙视,但从赚钱成果看来,并购的收益想必远比联想自身发展好。
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坚持有技术有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并购原因:
1、联想需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并扩大美国市场份额;
2、国内PC市场遭遇瓶颈,并购成为联想国际化路径的首选;
3、在全球市场上品牌认知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4、联想商誉的增加大于并购成本。
联想&摩托罗拉:被肢解?怎么未来可期
收购结果:未知。2014年伊始,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终对移动业务下了狠手。但谷歌曾花了几年时间重建摩托罗拉,但在夹缝中球生存并不容易,在市场份额来看则一直处于缩水状态。联想接手后,又应该如何去做?

联想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除了摩托罗拉的业务本身与市场份额外,摩托罗拉的专利也是重点,但从谷歌获得的专利仅有2000件
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价格并不高,而联想此举可能看中的除了摩托罗拉的业务本身与市场份额外,更为看重其背后的专利组合。这与当初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意图不谋而合,但此次联想从谷歌手里获得的专利仅有2000余件,仍有1.7万多项专利在谷歌手中。如此看来,联想花的29亿到底值不值?虽然MOTO雄风不在,但老牌手机企业的底子还在,设计团队以及品牌影响力依旧,而联想也有过整合国际企业的经验。联想若想扩展海外移动市场份额,此举是必行的一步。
命运多舛的摩托罗拉,能否在联想手中得到救赎?收购原因:
1、智能手机市场仅面向新兴市场,北美市场几乎为零,扩展世界市场中的影响力;
2、在手机领域渴望获得核心技术及竞争力,收购老牌厂商是不错选择;
3、专利技术、手机制造经验同样还有北美市场的运营商关系;
4、整合产品线以及企业级用户资源,进军企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