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雾霾笼罩北京的午后,邓薇坐在两面都是落地窗的会议室里,背后是三环的车水马龙。作为互联网中介公司爱屋吉屋的联合创始人,这个处女座的姑娘干练、睿智、率性,没有拐弯抹角,没有粉饰。
她在多次的创业经历中体会着智力带来的快感,沐浴着常人不及的自信,“创业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从零开始。”
对于逝去的2015年,邓薇坦言,爱屋吉屋发展速度超乎其想象,2016年的目标是从最会花钱的公司变成最能盈利的公司,而效率和服务是其达成上述目标的利器。
从3个人到16000人
效率是互联网公司视为生命的东西,快未必会活,但慢一定会死。
秉持着效率至上的理念,爱屋吉屋迅速成长起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爱屋吉屋从上海开始,迅速扩展至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等十个城市,公司团队规模由创业时的3个人扩大至16000人。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更为抢眼,一年多时间里,爱屋吉屋已经获得了五轮融资,募集资金额达到3.5亿美元。
曾几何时,地铁上满目都是爱屋吉屋的广告,“佣金1%”的口号迅速吸引了众多的购房者。
效率还体现在经纪人的成交上,据了解,在房地产中介二手房交易领域,一个经纪人平均每个月成交二手房0.4单,在爱屋吉屋,普通的经纪人一个月通常都能做到1-3单,最优秀的经纪人甚至做到了一个月7个单。
拼命快跑的节奏源于邓薇上一次创业的经验,在爱屋吉屋之前,邓薇已经创业了7次,上一次她创办的公司是互联网出行平台——大黄蜂。在上海市场,邓薇做着和滴滴打车类似的事情,但是由于平台上线比滴滴晚了一个月,后续融资遇到了问题,2013年底,大黄蜂被快的打车收购。
上一次创业留给邓薇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慢了半步,所以这一次,他们吸取教训,以跑步前进的姿态开始创业。
邓薇表示,爱屋吉屋的模型需要快速去验证,无论是投资人、竞争对手,还是市场都不允许我们慢慢地去试,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现在我们创业三个月相当于过去的一年,我们做了一年多,相当于PC互联网时代创业了五年。在移动互联时代,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快未必活,但是慢一定会死。
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第一
爱屋吉屋发展至今,已经体验到高效率带来的甜头。作为爱屋吉屋非常重视的另外一个要素,用户体验将是着力打造的部分,“2016年,爱屋吉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未来,爱屋吉屋会继续保持现在的效率,并不断提升服务。”邓薇说。
据邓薇介绍,未来,爱屋吉屋会在培训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提升经纪人的专业服务水平。在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设计上会不断完善,一方面,让公司、经纪人与客户的利益一致,只有这样,服务体验才能真的变好。另一方面,将懒人挤出公司,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让经纪人多劳多得。此外,还会推出金融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做效率和服务第一的公司。”
事实上,一些附加的服务已经从2015年12月开始实施。从12月开始,爱屋吉屋二手房的收费上又增加了一项,0.5%的交易保障费,交易保障费提供的服务包括“四险一支持”,含签前查封险、漏水保固险、高压辐射险、物业交割险和免费法律支持。
邓薇认为,爱屋吉屋能做的就是明码实价,把服务明确的展示给客户,而且收费水平在行业中还是很低的。
竞争让行业变得更好
对于中介行业而言,2015年竞争可谓激烈,互联网中介来势汹汹的“侵入”迫使各个中介公司使出浑身解数谋发展,调整佣金比例、并购等频频出现。
住建委的数据显示,去年4月,爱屋吉屋就闯入了北京二手房市场前十名;到6月,二手房网签量排名已跃至京城第四位,与链家、我爱我家、麦田房产三家机构一起跻身北京二手房市场第一梯队;7月数据显示,爱屋吉屋已与以千单业绩排名第三的麦田房产近在咫尺;至8月,二手房市场进入淡季,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降11.1%,而爱屋吉屋却逆势上扬,环比增长9%;十月,爱屋吉屋实现弯道超车,坐上了北京市场的第三把交椅。
在此背景下,传统中介公司也在积极发展,世联行收购了Q房网,链家搭建了线上平台并试水新房业务,中原地产亦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IT网络平台等。
“竞争让行业变得更好,效率高、服务好的公司才是最有竞争力的,才是最终的赢家。”邓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