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爱合并
人们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联姻已经失去了新鲜感。
一个广被传播的论调是,进入2015年后,国内的投资市场进入了一个寒冬期,投资人开始收紧自己的钱袋子。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合并会集中出现在互联网行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应该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竞争。
马克思说,人们因为差异才会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就是因为观点和目标截然不同才发生冲突。
莎士比亚的说法却相反,他认为,所有的斗争是因为两者太像了——“两家人,同样尊贵体面”,这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开篇。这两家人差不多的,但是他们互相敌对,随着矛盾的升级,他们甚至变得更相似,但他们早就忘了是什么让两家人有了最初的矛盾。
看起来,莎士比亚的论调更高明一些。相似的竞争,让大家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竞争对手身上:蘑菇街CEO陈琪就声称,自己甚至可以把“美丽说”的“整个产品架构默下来”。
2015年最热门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的作者,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就描述了自己在创业时,曾经因为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极为相似,公司里每天讨论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打败对手,“一个工程师甚至为达到这个目的还设计了一枚炸弹。”
“如果你能看出竞争不能带来价值的提升,而是充满破坏力,那你就比大多数人要理智。”彼得·蒂尔说。
和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更注重效率。几乎每一家互联网企业诞生的时候,它的创始人就迫不及待地向外界宣布,自己的公司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资源配置。
所以,当竞争的根源是因为产品或者模式相同的时候,互联网企业比传统企业更愿意把提高效率放在第一位,他们甚至愿意为了这个目的和死对手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而这在钢铁行业看起来,就像是电影。
结语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争年代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商业中,更是如此。日后,竞争对手握手言和的事情将会继续。
蘑菇街跟美丽说的合并,是2016年的第一案,却不会是最后一案。
本文综合自经济参考报 钱江晚报 北京商报 速途网 新快报 现代快报 虎嗅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