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设计:福也分体祸也分体
这个部分我想着重说说”分体“,微软之所以描述Surface Book是划时代的产品,是终极PC设计的原因,我想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此。因为一直以来分体意味着与性能难以两全,性能机型由于CPU和GPU的安排设计复杂很难实现分体。然而微软真正将性能保留的同时做到的分体!为了能够实现性能+分体的双重效果,微软要克服分离时独显到核心显卡的准确切换,合体时核显到独显的准确切换,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不因为硬件的切换而卡顿,这对硬件和软件优化都是相当大的考验。另外微软独特的分体设计,允许用户反向连接平板,这样以来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体验,这对接口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Surface Book绝对称得上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
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上,高性能机型分体设计也势必带来一系列值得喷的连锁问题。首先就是厚度。正因为特殊的转轴设计,Surface Book不仅不能够实现完美的贴合式闭合,也客观上增加了产品最厚处的厚度。22.8mm!的确是够给劲儿的。不过转念一想,你说这Surface Book为什么吸引人?还不是因为特殊的分体设计,正因为Surface Book是一款和其他产品都不一样的产品,它才显得那么不同,为了特殊的分体转轴设计,牺牲一点厚度值不值当,这或许还需要你心里那杆称去衡量了。
说到转轴,这也是粉黑之间争论的焦点之一。抛开之前咱们谈到的厚度问题不说,单说说它的设计。这种非传统的转轴设计其实是我常常在想象未来笔记本的一个方向。不过可惜的是微软并不是这种转轴的第一个缔造者,说起来微软还真应该感谢联想Yoga系列带来的灵感。不过我觉得微软似乎并没有把这种灵感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挥,由于屏幕端可分离设计,所以直接导致了转轴结构需要更稳固,整体结构也就变得更大,这导致了转轴处没有办法完全闭合,这对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是阻止购买的致命设计。如果下一代产品能够把转轴这部分完美的实现完全闭合,那么我想这会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另外不少网友对Surface Book的转轴材质存在质疑,在这里我为大家答个疑,转轴内部采用的类似Yoga那种铰链结构,而外部则是一层金属材质,并不是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