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颗行星有机会停留在物质丰富内太阳系区域一直到完成整个形成过程,那么它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气体或冰物质并成为另一颗木星或海王星级别的巨无霸行星。
然而,由于其他行星的岩石内核靠的太过紧密,它们各自发展的空间受到了限制,于是这颗行星的“前身”就在引力摄动作用下被“踢”了出去。布朗表示:“当时在太阳系周围应当存在着一团气体星云,由于气体物质的阻挡,这颗行星向外运动的速度被削减了,并最终避免了彻底离开太阳系的命运,而是重新进入了一个远离太阳的高偏心轨道。”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行星科学家格里高利·劳林(Gregory Laughlin)表示:“我不能想象这件事如果被证实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我想不出比这更加震撼的事情了。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就在于:这颗行星是可能被探测到的。”
重回“九大行星”?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申请到美国夏威夷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时间,并计划开展相应的搜寻工作,他们也呼吁其他同行加入到这场搜寻中来。
设在夏威夷口径达8米的“昴星团”望远镜是日本国立天文台建造的。这台设备强大的集光能力足以探测到这颗未知行星的微弱光芒,并且这台望远镜拥有的宽广视野——比口径10米的凯克望远镜视野大了75倍以上,尤其适合开展巡天搜寻工作。
巴特金表示:“尽管在一开始我们对于存在这样一颗大行星的可能性深感怀疑,然而随着我们对于可能的轨道参数以及它的存在对于外太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于这颗天体的存在愈发感到有信心。”他说:“150年来头一遭,我们能够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太阳系目前的行星数量格局是不完整的。”
与此同时,布朗和其他同事现在已经在开始着手进行对“第九大行星”的搜寻工作了。不过目前他们手头仅有的资料就是计算得到的这颗行星可能的粗略轨道参数,而不掌握任何较为精确的数据。布朗指出,如果恰好这颗行星在其轨道上运行到靠近近日点的位置,那么它应当会在之前拍摄的巡天照片中留下踪迹。
而如果很不巧的,这颗行星此刻正好运行在它轨道上最远的位置附近,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借助一些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望远镜,如设在夏威夷的两台口径10米的凯克望远镜,或者口径8米的日本昴星团望远镜才能捕捉到它极其暗弱的亮光。
不过,由于我们目前并不知道这颗行星究竟在它轨道的什么位置上,因此理论上说世界各地的天文观测机构应该都有机会率先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