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险存猫腻
“从性价比上来看,购票平台的意外保险是单独购买价的5倍以上,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交通意外保险费率都很低,而且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成本其实是很低的。”
对此,记者在中民保险网搜索“铁路意外险”发现,来自太平洋保险的一款“铁路乘客意外伤害保障计划三”显示,该产品售价8元,保障范围不仅有40万元的铁路意外身故、伤残,2万元的铁路意外医疗,还有2000元的行李物品损失保障。最重要的是,该产品保障期限为三天。另外,记者在淘宝保险搜索“铁路意外险”发现,泰康人寿的一款“铁定保高铁意外险”,一分钱能够保50万元,保障时间长达一年。
上述人士指出:“第三方平台搭售的意外险保险期间有的连1天都不到,保费应该在5块以下。”为什么价格会相差这么多,上述人士补充道,“多收的保费应该90%都给了代销公司,更何况火车高铁出险概率很低。”
据介绍,火车票本身已经包含了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险,该险由所在交通运输单位投保,保额一般不低于30万元。虽然承运人责任险与交通意外险并不存在重复保险,但交通意外险出险概率很低。一些代购平台按票面价出售车票本身没有盈利,而往往通过高价保险费来获利。同时,购票网站对保险事项的约定不清,一旦出险,很可能造成日后的理赔纠纷。
搭售保险涉嫌违规
一位律师认为,抢票软件捆绑搭售保险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属于强行搭售,是一种侵权行为。抢票软件没有与客户协商,而是直接默认购买,违反了自愿原则。抢票软件以“隐形”的方式将保险搭售给消费者,是明显的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款。同时,“要退保险就得退火车票”的条款设置也是不合理的。对此,消费者有权进行投诉,要求抢票软件公司退还相关费用。业内人士指出,浏览器厂商借抢票功能营销,是为了在同质化竞争市场扩大份额,但需要提醒用户的是代购的成功几率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所有网站都不能保证100%成功。
事实上,保险强制捆绑销售这类情况已经是业内通行惯例。早在2013年保监会就专门下发了叫停捆绑销售保险的通知,特别强调的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等销售环节强制搭售短期意外保险问题。且国家发改委曾发布消息,上海迅途票务代理有限公司因“强制加收旅客10-20元不等的保险费”的违法行为被罚款150万元。铁路部门提醒,旅客购票最好到铁路官网12306网站购买,通过其他网站购票造成的经济损失,铁路部门是不做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