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解锁“瞄一眼”对比“摸一下”

2016-02-03 10:09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手机解锁“瞄一眼”对比“摸一下”

2013年苹果率先发起手机指纹之战,推出自家首款指纹机型iPhone 5s并随即引发安卓阵营集体跟风。随后的2年中,在移动支付还没正式打开大门之前,指纹在国内一直很受局限,只能长期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处境。

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论智能手机的创新时似乎变得有些困难。传统硬件已经很难博消费者的眼球,反倒是一些看似是噱头的功能有望成为指纹之后又一个黑科技,而虹膜识别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

还记得去年MWC上富士通展示了装备虹膜识别技术的原型机,你只需要盯着前置摄像头就可以被红外线检测识别用来解锁。很快就有一些新机利用该技术大做文章,比如微软推出的Lumia 950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的眼球识别机型例如vivo、中兴、努比亚等。那么虹膜识别相比指纹识别到底有何优势与劣势呢?本期硬碰硬我们就找来微软Lumia 950XL与苹果iPhone 6s Plus现身说法。

虹膜识别

对比体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科普一下两者的定义。

虹膜识别是基于人眼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主要应用于安防设备以及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

我们知道,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虹膜识别需要四个步骤,分为虹膜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特征匹配。

虹膜/眼纹识别不一样

说到手机虹膜验证,我们就不得不说说虹膜、眼纹、眼球识别之间的区别。虽然叫法相似,但其实三者有较大区别。相同点是都需要借助前置摄像头完成信息获取,但虹膜识别是通过对瞳孔外面的环状虹膜进行识别的,而且要搭配红外线进行采集。

眼纹与眼球识别其实都属于一类,主要是通过摄像头识别眼白部分的静脉血管图案进行识别。一般情况下,虹膜由于自身的独有性,因此比眼白的准确度更高。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