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理论是,微生物具备对辐射的抵抗力纯属偶然,是它们适应地球极端环境的结果。瓦格纳解释说:“一般而言,微生物对一种压力耐受,也会对其它压力耐受。耐辐射球菌能抗高强度辐射,因此也能抗干旱,它基于的是相同的机制。”换句话说,所有能在火星上生存的微生物候选者,无论是耐辐射球菌,还是嗜盐球菌和产甲烷菌,都是在其生存环境中进化出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耐辐射能力只是一个副产品。
那么,这些微生物到底是如何保护自已不受辐射伤害呢?一些耐盐微生物仅仅是将自己藏起来,远离太阳紫外线辐射。嗜盐球菌属鳕细胞群聚在一起,形成一层又一层微生物,表层细胞吸收太阳辐射后,深处的细胞就可免于太阳辐射。如果微生物长期自然生活在低氧、高盐的环境中,它们不会窒息。然而,天体生物学家史蒂芬-卢克解释说,这种生存策略仅在对付紫外线时有效,一旦面对电离伽玛辐射就难以奏效,因为伽玛辐射能量大,能够穿透细胞群深入抵达中心。这意味着,火星上的微生物能够藏在土壤或冰下逃避紫外线辐射,却还是难逃电离辐射。另一些微生物则运用了不同的生存方法。辐射能触发活性氧的释放,而活性氧又会损伤诸如蛋白质和DNA等细胞成分。为了对付困难,耐盐古细菌的菌紫红质能够清除活性氧,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有害的太阳辐射。
贫瘠的火星地表。
即使辐射和干燥会损伤DNA,许多微生物似乎都能修复这一损伤。一项研究显示,柯南细菌能够利用修复蛋白质缝合断裂的DNA。只要修复系统完备,细菌就能存活。柯南细菌还会变另一个戏法。它的不同染色体上携带多份基因备份,一旦一到两个备份被辐射损伤,细胞就能使用其它基因备份活下来,同时对DNA损伤进行修复。一些微生物在体内细胞中聚集盐份和糖份,以防止自身脱水。这似乎也是通过保护DNA双螺旋结构的完整,防止辐射损伤。然而,盐和糖的作用并不清楚,不过有证据显示,海藻糖的确能提供保护,防止蛋白质和细胞壁在受热或脱水时散开。
尽管如此,卢克和瓦格纳都无法确信,这些微生物能够在今天的火星地表上真正存活,因为那里的环境实在是过于极端,所以即使是地球上最坚不可摧的生命在火星上能否生存也是个未知数。不过,火星地表的早期环境与地球早期环境相似,虽然如今看上去贫瘠干燥,但许多证据显示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河流、湖泊和海洋。或许,火星上曾有过生物进化,并随着环境的恶化而逐渐适应。瓦格纳认为:“火星上或许曾存在过生命,它们可能已经灭绝,也可能深深掩藏在火星地壳中。”(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