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动物也有“阴茎”:性选择压力下的交配策略

2016-03-02 11:04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雌性动物也有“阴茎”:性选择压力下的交配策略

在许多物种中,雄性会发育出明显的性特征来吸引雌性,并通过竞争来排挤潜在的雄性对手。最具代表意义的例子包括雄性孔雀或极乐鸟那夸张、艳丽的羽毛。

在一类属名为Neotrogla(啮虫目小啮虫亚目下的一个属,如图)的洞穴昆虫中,雄性没有插入式的、类似阴茎的结构,而雌性则发育出了类似阴茎的结构(称为gynosoma)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在许多物种中,雄性会发育出明显的性特征来吸引雌性,并通过竞争来排挤潜在的雄性对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包括雄性孔雀或极乐鸟那夸张、艳丽的羽毛,以及欧洲马鹿群体中,占统治地位的雄性所具有的巨大鹿角。但是,自然界中不同性别的角色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雄性通常都要通过竞争才能接近雌性?

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所谓的“贝特曼原理”(Bateman principle)。该原理指出,对于在后代身上投资更少的性别,性选择的作用更加强烈。

1972年,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罗伯特·泰弗士(Robert Trivers)提出了“亲代投资”的概念,认为这是决定何种性别处于更高性选择压力的关键因素。根据泰弗士的理论和贝特曼原理,对于将较少资源分配到亲代投资的性别,其所受到的性选择压力就更大。

产生精细胞的成本要比产生卵细胞的成本低得多。这意味着,雄性能产生的配子——在有性繁殖中结合的细胞——数量比雌性多得多。反过来,两性因此受到的影响也非常不同。通常情况下,雌性会通过孵卵、哺育和保护等行为,对后代进行更多的投资。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