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美食春潮:春之颂花与芽之歌(2)

2016-04-05 16:21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春之颂花与芽之歌

【嫩芽篇】

春日里除了各色娇艳鲜花,最勾人的还有刚刚探出头来的嫩芽鲜苗。这些娇客们食味淡雅,纤维幼细,如清水芙蓉,简单地清炒、白灼,已经是满载春意的无上美味。

水中象牙如玉脆

水中象牙,是颜色雪白、形如小象牙的水生蔬菜。它是红河州建水县的特产,又叫草芽,用来食用的是它幼嫩新生的根状茎。云南民谣里提及的“云南十八怪,席上珍馐象牙菜”说的就是它。

象牙菜生长在水里,因此水分足,质地脆嫩。但让大厨头疼的是,它一经采摘,便容易氧化变色,所以必须养泡在水中,烹制时才能取出,因此在广州极为少见。在红河州,当地人喜欢用象牙菜来清炒或是煮汤喝,为的是吃出它的鲜味。若碰上贵客到访,便会奉上象牙宴招待,以示尊敬。在“甘思咪哚”,由于老板娘本身就是红河州人,所以做法一直强调依循传统。

甜嫩肥美野蕨菜

每到春天三、四月,就是蕨菜迎风摇曳的时候。它喜欢在向阳处生长,但对温度变化又比较敏感,温度越高长得越快。所以在云南,长得最好的蕨菜在湿润多雨的西双版纳,一根蕨苗就有小指粗,脆嫩带甜。

为了让它在上桌前能保持脆嫩状态,当地人一般在早上5点就去采摘,中午12点前发到机场,下午就能运到广州的餐厅。若是路上稍微耽搁,这蕨菜就长老了。

蕨菜最好吃的部位是苗头儿,就像芽头越肥美越好吃。云南大厨喜欢把它汆水去涩味,切碎和酸菜一起炒,酸辣爽嫩,最是开胃。若想吃出原味,可以用高汤把它慢火煨煮入味,然后原条上盘。

看似鲜嫩,实际柔韧的银丝菜

有一种春日菜苗,看着楚楚可怜、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入口却微带韧性,它就是银丝菜。银丝菜是近两年新引入国内的新品时蔬,在南沙就有种植,一棵能长到50厘米高。原产于日本的京都,学名叫做京水源。在日本,它普遍被用来做成生菜沙律或是腌渍菜。

银丝菜其实和芥菜同属十字花科,风味近似小白菜,却不像普通芥菜那样有明显的苦味,所以更好入口。在“山泉公馆”大厨的眼中,银丝菜一定要用顶上嫩芽,这样吃起来才会无渣兼滑溜。制作时,他也偏向于用鸡汁或是鱼汤来浸熟,因为如果用大火快炒的话,银丝菜会微微带苦。

脆嫩清香爽藕尖

藕尖在江浙一带被唤为“藕标”,它是连接藕节和嫩荷叶的茎,多产于春夏之交。藕尖与藕往往不可兼得,藕农们怕没了当年莲藕的收成,都不愿在藕尖才露出来时就掐下来卖。正因这样,藕尖的进价也比莲藕贵上一倍。

“山泉公馆”的大厨更是有特别要求,藕尖只要手指长的芽头一段,以确保其脆嫩。藕尖极易氧化,所以当它到达餐厅之后,大厨立即将之焯熟,再加白醋封存以保鲜。

江浙人素有食用藕尖的传统,在《本草纲目》里还记载了当地的一道传统“藕丝菜”。江浙人喜欢把藕尖和蟹腿肉同炒,取其清芬之意;湖北人则直接醋熘清炒。藕尖带着爽脆的嚼头,清甜的水嫩感,适合与猪板筋同炒。

“山泉公馆”的大厨却将它用XO酱爆炒,搭配海南四季豆和脆肉螺同食。想要保留原汁原味,非清炒藕尖莫属,只需用水清洗,切成小段后,下锅清炒即可。端上来的藕尖,如美人纤纤玉手。细细一嚼,爽脆清香。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梁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