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凝固长河与平行宇宙
像“香蕉皮机制”或放弃因果律这样的做法,虽然也有物理学家表述过,但总体来说,它们与现实物理学定律之间的差距太大,很少有物理学家会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对物理学定律做如此剧烈的变动。对物理学家们来说,更感兴趣的问题是:在现有物理学定律的基础上,能否理解或避免由时间旅行所可能导致的因果佯谬?
对于这一问题,物理学家们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我们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两种主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对物理事件的完整标识,因此一旦时间和空间同时确定,物理事件也就完全确定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把时间比作一条长河,那它其实是一条凝固的长河,它的每个截面——对应于一个确定时刻所有物理事件的全体——都是固定的,就像电影胶片一样。
按照这种观点,历史只能有一个版本,如果时间旅行者能够回到过去,唯一的可能是他原本就存在于过去。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妙,用平直一点的话说就是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后所做的一切都只能精确地演绎历史上已经存在过的一个人。如果他试图阻止自己父母相识,却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伤住了院,那么在历史上就的确存在过这样一个人,乘坐奇怪的机器从天而降,很不幸地踩到香蕉皮摔伤住了院,伤愈后又乘坐奇怪的机器离去。
换句话说,时间旅行者并不能对历史做分毫的改变,他甚至连历史的旁观者都不是,因为他原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这种观点对于热衷时间旅行的人来说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如果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时间旅行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价值。
幸运的是,第二种看待时间旅行的观点要开放得多,这种观点来源于美国物理学家艾弗里特(Hugh Everett III) 1957年提出的一种奇特的量子力学诠释——多世界诠释(many world interpretation)[注四]。
我们知道,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量子体系进行测量的结果往往是不唯一的。那么,一个具体的测量结果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当我们对量子体系做测量时,体系的状态会发生坍缩,我们观测到的测量结果是一个坍缩后的状态。在这种观点中,状态的坍缩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过程。
与之相反,艾弗里特等人的多世界诠释则认为,并不存在这种不可预测的状态坍缩,量子测量的结果是世界分裂为一组平行宇宙。所有量子力学中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都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它们分别存在于各自的平行宇宙而非单一世界中。观测者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只不过是他(她)所在的平行宇宙中的特定结果而已[注五]。
如果我们把这种观点运用到时间旅行中,认为时间旅行者不仅跨越时间,而且还跨越不同的平行宇宙,那么所有的佯谬就都迎刃而解了[注六]。
比如时间旅行者阻止自己父母的相识就不再成为佯谬,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在那个宇宙中他的父母原本就不相识,他自己也原本就不曾出生过。这与阻止父母相识的时间旅行者本人出现在那个宇宙中并不矛盾,因为时间旅行者是来自于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在那个平行宇宙中他父母依然相识。
在这种观点下,每个平行宇宙的历史仍然是唯一的,但是所有物理定律许可的历史都会在某个平行宇宙中得以实现,时间旅行者虽然无法改变任何一个平行宇宙的历史,却可以自由地选择进入哪一个平行宇宙,他不能改变历史,却可以选择历史[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