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红一号到长征五号 他们推举中国航天飞向新高度(4)

2016-04-24 15:35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从东方红一号到长征五号 他们推举中国航天飞向新高度

废液废气焚烧成套装置,是能源化工行业的环保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助推国民经济服务百姓生活的先遣部队

上天则长袖善舞,落地则生根开花。

从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居住出行、环保节能,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国家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五十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天六院始终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方向,努力将航天液体动力尖端技术,转化为服务国民经济和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用产业。

当前,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航天六院加快进军节能环保产业。他们依托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发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工程技术,广泛用于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等行业脱硫脱硝烟气综合治理工程总包,为用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大型生物装备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享有广泛盛誉

航天六院拥有脱硝、硫回收、废气焚烧领域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多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脱硝领域喷射器正在向国际推广。硫回收技术是煤化工、炼油、气体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但由于受技术限制,传统工艺其排放指标很难达到标准,硫回收率也较低。六院科研人员以航天燃烧技术为依托,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航天燃烧技术与国际上最先进的硫回收技术的结合,打造了中国市场硫回收技术的第一品牌。与其它硫回收工艺技术相比较,六院科研人员研制的硫回收成套设备,效率最高可达99.9%和硫磺纯度高达99.9%,并且装置占地变小,投资降低。

航天六院依托航天动力技术研发出来的中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动力系统,市场前景广阔。该系统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和流体技术,高效回收冶金、陶瓷、水泥、玻璃、石化、内燃机等行业产生的大量余热,是将工业余热转化为动力的新能源设备。这项技术填补了我国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领域的空白,将大大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战略型新兴产业。

利用航天技术研制生产地卫星式柔版印刷机“E霸”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壁纸作为一种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家居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六院利用发动机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大型设备制造的优势,打造了一系列驰名中外的印刷包装设备,其中壁纸生产设备包揽了国内超过90%的市场份额,因为航天印包机械的出现,国内已基本实现了印刷设备替代进口。

航天六院积极实施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将航天液体动力尖端技术,转化为服务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民用产业。在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重点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研制了一系列国家急需的高新民用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替代进口。2015年,航天六院民用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占全院总产值的60%以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进程中,航天六院倾心竭力做好宇宙文章,推动经济发展,助力百姓生活,使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始终走在了中国航天发展的最前列,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奠定了强大可靠的动力基石,也使得航天六院作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美名,蜚声海内外。

(张美书 张平)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