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不起来的飞机:亿航 184
避障、跟随飞行和 4K 录影已经过时了。2016 年,无人机行业都在玩这个:
准确来说,里面载了人,就不应该叫无人机了,准确来说应该是载人多旋翼飞机。不过,推出了这架“184”飞机的亿航,以前倒一直是一家生产民用消费级无人机的公司。
184 有 4 组 8 个旋翼,在之前参加 CES 消费电子展时亿航宣称 184 的重量只有 200 千克,可以带着一名乘客飞行 20 到 30 分钟的时间。飞机里安装有一块超大的平板电脑,把地址输入进去就能自动飞行,不需要乘客具有操纵飞行器的经验。据说,还可以直接在地图上设置路线,184 会自动根据路线和实际情况来确定飞行的轨迹。
听上去很很酷炫对不对?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就在这个月初,亿航还宣布要跟美国加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Lung Biotechnology 合作,提供“器官移植运输”服务,号称“将革命性地改变美国现有的器官移植运输方式,从而有望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
遗憾的是,184 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根据科技媒体智东西采访行业内人士得到的答案,184 的充电时间长达 2-4 小时,载重最多 100KG,飞行续航时间可能只有十几分钟左右,还没有算上必要的气囊、降落伞和弹射座椅等安全设备的重量,经济性、实用性很差,更别提用来运输移植器官挽救生命了。另外,亿航宣称的自动驾驶功能,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支撑,很难确认其真实性。
不仅如此,在行业里亿航早已不是第一家推出电动载人飞行方案的公司,却是第一家没让公众见过产品载着人真的飞起来,却能获得大量关注和报道的公司。前几年就有日本方案商推出过商用级别的单人电动飞行器;而就在上个月,德国公司 Volocopter 的创始人亲自驾着自家的载人多旋翼电动飞机起飞,并录下了真实飞行的视频。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恐怕只是外国厂商比较踏实吧。在这里只有一个问题给 184:你咋不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