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现实:将数字世界与现实相结合
主要参与者:微软
在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展、但仍未能真正进入消费市场的情况下,微软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全息眼镜”( Hololens),它带来了“全息互动”这种更加先进的计算机交互形式。
“全息眼镜”的核心体验是全息影像,简单来说,便是离开显示器屏幕,将生活空间变成一个计算机的操作界面。“全息眼镜”与虚拟现实(VR)设备不同,虚拟现实实际上仅仅是通过两块放置于眼部前方的显示器,模拟一个不存在的场景,而“全息眼镜”则是叠加于现实环境,这种混合现实技术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同时,“全息眼镜”也不受线缆限制,佩戴者可自由移动。
但这一技术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视野很有限。根据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分析师布莱恩·布劳的体验,“全息眼镜”的佩戴者只能看到眼睛正前方一小块区域内的全息图像(水平方向视野大概35度到40度)。这意味着,“全息眼镜”佩戴者只能看到所有全息图像的一部分,而为了看清楚其余部分,人必须走近、面对面才行。这会严重制约“全息眼镜”的实际效果。
事实上,全息技术不单能用于视频、游戏等娱乐领域,对设计、建筑等领域也意义非凡,受限的视野会大幅缩减它最终适用的领域。
不过,“全息眼镜”的硬件目前仍在不断调整之中,而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萨博(Saab)以及日本航空等公司正在开发这款产品的APP,其中不少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
虚拟现实: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
主要参与者:脸谱、三星、谷歌
与“全息眼镜”不同,“虚拟现实”技术是尽量将人带入一个完全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出来的“虚拟世界”。
据媒体今年4月初报道,算上与三星联合开发的Gear VR,虚拟现实硬件公司奥克卢斯(Oculus)旗下VR产品的每月活跃用户达到100万,这对奥克卢斯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整个虚拟现实产业也意义重大。
本轮虚拟现实产业“复兴”始自2014年脸谱公司20亿美元收购奥克卢斯,力推虚拟现实概念。之所以称之为“复兴”而不是“爆发”,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在30多年前就已出现,不过因造价高昂和使用复杂,此前主要局限于航空航天、军事等尖端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看似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和仿真,实则能在娱乐、教育、医疗等多个产业开启新的应用可能。这些应用不再“虚拟”,而是能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14日下午,英国医生莎菲·艾哈迈德在伦敦皇家医院手术室,成功为一名70多岁的结肠癌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手术,并首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对手术全程进行了直播。它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能成为强大的教育工具,而不仅仅用于娱乐领域。
据悉,现阶段,全球虚拟现实领域里拥有超过20万个开发人员,至少700家初创公司,其中250多家非常有前途的虚拟现实公司的融资总金额超过40亿美元,总市值达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