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2020年大批量上路
主要参与者:谷歌、苹果、传统汽车制造商
无人驾驶技术目前可谓来势汹汹,发展迅速。谷歌是这项技术的“领头羊”。不过,不少传统汽车制造商也不甘示弱,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甚至包括目前的手机科技巨头公司苹果。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最近表示,苹果造车在硅谷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尽管苹果并未证实此事,但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马斯克所言不虚。《卫报》去年披露的文件显示,苹果正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而该公司还曾经会见过多位加州官员,就无人驾驶汽车监管问题进行过沟通。
尽管谷歌宣布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电脑的控制下安全行驶了100多万公里,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依靠激光测距仪、视频摄像头、车载雷达、传感器等获得环境感知和识别能力,确保行驶路径遵循谷歌街景地图预先设定的路线,这些装置个个“身价不菲”,仅激光设备和雷达感应器的成本就在50万到70万美元,再加上特定的机械手等,一辆车至少要200万美元,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而与IT企业不同,奔驰、奥迪、沃尔沃、福特等汽车巨头,则选择了更具实用性的民用智能车技术路线。有报道预测,2020年,至少会有10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
人工智能助理:功能更强,移动性更高
主要参与者:谷歌、微软和脸谱
所有科技公司巨头都会设想这一天的到来:我们的日常事务会由手机或PC中的“人工智能助理”来安排。苹果手机的声控软件Siri、微软开发的人工智能助理Cortanna和谷歌研制的语音助手Google Now目前都在扮演这一角色,但未来这些服务会更智能、功能会更强大,而且移动性会更高。
这些“人工智能助理”将替你处理邮件、IM(即时通讯,QQ、微信等都是IM软件)讯息;预定酒店和机票;合理安排一天的行程;购置必要的物品;甚至在你跑步时为你安排好会议。
通用翻译软件:让人交流更畅通
主要参与者:谷歌和微软
微软发布的一个Skype版本的程序能对7种语言的语音以及50种语言的文本信息进行实时翻译。
谷歌公司的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APP对40多种语言具有双向自动语音翻译功能;当然也可以进行文字翻译;或者通过手机上的摄像头对需要翻译的内容进行识别然后由APP进行翻译。
对于那些喜欢自由行、自驾游的人来说,谷歌翻译的这一视觉即时翻译新功能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想象一下如下情景:之前去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旅行,因为看不懂路牌,现在扫一扫就能翻译成你能认识的语言,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去探索呢!而且,这款软件最强的地方在于这项功能可以离线工作,无需连接谷歌服务器,完全是背包客出门旅行的必备良品。
由此可以进一步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翻译软件或许能让世界上任何两人之间畅通无阻地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