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传统快消品领域的改造正在加深。一个名为“进货宝”的新锐电商平台乘着政策东风,对传统快消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击——它瞄准的是我们家门口的“夫妻老婆店”,帮他们进货、帮他们电商化、帮他们拥抱互联网,时髦点的说法就是B2B电商。上线八个月,进货宝的月平台交易额已冲上8000多万,在群敌环伺的电商领域撕开一个口子。
2012年原公关圈女高管蒋治宇“下海”,创立“大卫之选”品牌,并于去年登陆新三板。从最初定位高端生鲜电商到线上速溶咖啡,再到主攻社区商超,蒋治宇的创业方向历经两次转型。现在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进货宝上,其目标是成为中国网上批发市场的“独角兽”。
月交易额已达8000万 瞄准小卖店背后的生意
北京晨报:为便利店服务的想法是怎样蹦出来的?
蒋治宇:进货宝可以说是在资本压力下,结合大卫之选的渠道痛点应运而生。之前我们的主营业务是咖啡,上线一年便做到了淘宝排名第一。但去年筹备新三板上市时,券商建议调整主营业务结构,需要一个更加快速增长的业务模式。我们咖啡去年销售额2000万元,今年能卖一个亿,但他们还是嫌太慢。后来就开始寻找突破口。此前我们咖啡在别人的渠道里卖,成本太高,于是我们就琢磨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渠道,与其受制于人不如打造自己的渠道。我们就想能不能去中间化,打掉中间商,向上对接厂家和供应链,向下深入小卖店。
北京晨报:小卖店背后的生意有多大?
蒋治宇:作为快消品流通环节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商超多年来遵循着传统的多层渠道的进货方式。仅北京就有超过5万家。目前我们已覆盖其中的3万多家。另外在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区域市场已经布局。我们真正尝到了合适的商业模式对企业带来的推动力。进货宝去年10月份上线,当月的交易额300万元,第二个月的交易额达到800万元,到今年5月平台交易额突破了8000万元。
三招打动小卖店老板 我们卖的不是可乐,是服务
北京晨报:进货宝为什么跑得这么快?
蒋治宇:主要三个原因。第一,国家一直在谈“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我们真正进入产业后发现,从上到下“互联网+”概念深入人心,甚至每个小卖店老板都知道必须电商化,否则就会被革命掉。在政策的东风下,我们跟厂商谈判,铺设渠道时,阻力大大降低。今年是B2B的变革之年,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第二,基础设施已搭建成功,技术成熟了。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开始流行,哪怕老头老太太也能用。第三,进货宝的目标城市(一二三线城市)几乎都在旧城改造,批发市场搬离城区。新一轮城市规划让我们抓住了契机。
北京晨报: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快消都强敌环伺,你们靠什么打动小卖店?
蒋治宇:首先我们进货便宜,能帮他们降低10%-15%的采购成本。其次是货物足,仓库有1000多种单品,基本能一站式提供所有的货物,而且我们承诺正品保障。第三是速度快,统一仓储配送,我们承诺48小时送到,基本上24小时就送到。最近在北京和天津的几个重点区域推出“当日达”,只要6小时送货上门。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强调,进货宝的核心竞争理念是:我们卖的不是可乐,是服务。跟C端客户主要靠补贴砸钱不同,B端客户除了价格,更看重稳定和质量。因为他们是开门做生意的,最怕忽高忽低。
尝试Uber模式 全国的销售员都可以为我所用
北京晨报:对接小卖店离不开销售人员,面对北京乃至全国庞大的小卖店数量,这个难题你们怎么化解?
蒋治宇:显然传统的“摊大饼”模式并不适用,我们采用的是“Uber模式”——进货团。我们有直系销售团队,他们负责20%的黄金客户,但80%的增量市场要靠“进货团”的团员来攻打。快消品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销售团队,通过“进货团”他们可为我所用。只要注册成为团员,除了卖他们自己的产品,还可以捎带手卖进货宝上的商品,得到销售提成。这个模式打破了雇佣关系的边际。进货团上线半个月来,他们平均一个人一天能获得两三百元提成,最多能够达到月入上万元。物流配送端也类似,我们跟云鸟合作,没有一辆车是我的,但通过技术和流程的对接,实现了快速配送。我们是把共享经济模式引入快消行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
北京晨报:这个模式的确厉害,你担心被复制吗?毕竟今年快消品B2B市场百团大战,包括京东、阿里等都在做。
蒋治宇:与其担心,不如专注做好自己。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都不会给进货宝带来严重的威胁。阿里是撮合模式,尤其是不能化解的假货问题是定时炸弹。京东新通路瞄准的是农村市场,跟我们的目标不同。并且京东优势主要在3C类和服装类商品,而我们主要做饮料、日化、食品等快消品。
今年就能盈利 目标是中国最大网上批发市场
北京晨报:你怎么看电商领域中常见的烧钱和价格战?
蒋治宇:在快消品B2B行业,价格战和烧钱并不是可取的做法,我们一直坚持不打价格战,长久发展不能靠烧钱。
北京晨报:今年有具体的盈利目标吗?
蒋治宇:我认为电商盈利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品买卖层面上的盈利;第二阶段是依靠数据来盈利;第三阶段是靠金融服务来盈利;第四阶段则是依靠物联网来盈利。今年我们就要实现第一阶段的盈利。
北京晨报:你之前说过“大卫之选”要成为“中国的雀巢”。那么进货宝的愿景呢?
蒋治宇:目前进货宝已成为公司的主业,大卫之选则作为自有品牌进行销售,我们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批发市场。很多人觉得好土,但实际上从快消品的流通环节来说,批发市场是链接厂商到零售终端以及供应链的核心枢纽,是最具备活跃性和定价权的地方,所以中国最大的网上批发市场将是进货宝的最终目标。此外,进货宝通过共享经济思维,希望让这个平台上的人都能赚到钱。我们希望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重组传统快消品流通环节的生产要素。
北京晨报:你的创业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蒋治宇:我们最初选择进军高端生鲜市场是个错误,也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大的经验教训是没有规模一切都是零。我现在只做金字塔塔基的生意。而越是走到发展的快速路上,越是充满了敬畏之心。创业一定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要轻言创业,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