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起源于什么时候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地,第一家被国家政府认可的镖局诞生于清朝。
1936年,孙祥熙派卫聚贤到山西调研票号历史。不久后,卫聚贤写下《山西票号史》,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考创设镖局之鼻祖,仍系乾隆时神力达摩王,山西人神拳张黑五者,请于达摩王,转奏乾隆,领圣旨,开设兴隆镖局于北京顺天府前门外大街,嗣由其子怀玉继以走镖。 ”
张黑五是乾隆拳脚功夫的师父,身手不凡,因在家排行老五,如之皮肤黝黑,所以叫张黑五。他受乾隆皇帝旨意,在京城开设兴隆镖局,主要负责贵重物品的武装押运,至于这些贵重物品,应大多是归朝廷或官员所有。
卫聚贤也指出,镖局之所以拿“合吾”当镖号,是出于“黑五”的谐音,代表张黑五在镖局界的鼻祖地位。
当时镖局的主要业务是走镖,把货物通过水路或陆路一路护送到目的地,但也有其他业务,比如看家护院、保护商馆、保护库丁等。
看家护院
需要镖局看护门院的,不是王孙贵族、朝廷要员,就是富豪巨贾。这其中,最为轻松的应该是为王孙贵族当护院。
王贵府邸已经是重重保护,甚至有亲兵把守,镖师在其中的角色也只是给府邸主人一点心理安慰而已,所以大多时候,镖师不需要做什么,只要贴身跟随需要保护的人即可。
不过对于很多在江湖上有名头的镖师来说,被派到这里工作,看似轻松又赚得多,其实是没面子的一件事。
镖师在外走镖,虽然风餐露宿,危险重重,但起码不需要对人卑躬屈膝,强颜欢笑,更不用看人脸色,受人驱使。
习武之人,最重尊严,让人呼来喝去,有失体面。
相比保护贵族子弟,保护朝廷要员和富商巨贾的压力要大许多。
朝廷要员面临的大多不是劫财,而是政治仇敌的刺杀。那些刺客跟普通的盗匪不同,他们的目的就是取人性命,不完成任务暂不罢休,所以刀光剑影常有,而镖师必然以命相拼。
而保护商人要好很多,那些绿林贼匪,一般只图财不害命,遇上身手好的镖师,他们也不会拼命,通常打不过就放弃。
而且,大多镖师跟江洋大盗有联系有交情,尽管不相为谋,也都会给对面几分薄面。
所以一些招揽一些有名气的镖师放在家里,本身就是一道镇宅辟邪的“符咒”。
不管是盗贼还是刺客,晚上行事较多,所以镖师大多情况下在白天睡觉,晚上上岗工作。穿着打扮也必须精悍,不能长袍大褂,打起架来也不利索。
他们的工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盗窃钱财的人,威慑、赶走就好,不必活捉或打死,以免为自己、镖局,以及雇主招来更大的麻烦。
更有趣的是,在盗贼和镖师之间也有日积月累形成的默契:盗贼遇上镖师,最好不要交手,能跑则跑;万一交手,双方也不会真的拼个你死我活,通常做个样子,过两招过过场就可以了;如果贼人已经偷了东西,就要故意留下点金银财宝给镖师交差,镖师也不会继续追下去。
倒不是镖师不负责任,而是镖局常年跟绿林人士来往,互相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人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