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市洪江古城的忠义镖局:在明清时代,洪江商人运输货物途径,除乘船走沅水等水路外,还有许多货物靠人力和马帮挑运,沿途土匪众多,防不胜防,商人们只好请镖师押镖护送
保护商馆
保护商馆,是保护这些馆子不受地痞流氓讹诈、搞乱,风险比较低,因为前来捣乱的多是社会上小混混、盲流,没有真功夫,通常见到有镖师坐镇就会自觉出去。
当然,也有为了出风头,硬是要跟镖师过几招的。这个时候,镖师要在三五拳之内将对方打倒,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妨碍店家生意;二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真功夫有多厉害。
而且跟这些人过招,要拳拳到肉,却不伤其筋骨,因为一旦对方伤重,店家要赔偿医药费。
保护库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保护的对象是看在银库熔铸银子的小役。 这些小工无权无地位,却有不少不义之财。
从雍正时期开始,清政府的税收都是现银。百姓收入不多,能上缴的都是碎银子。地方官员利用这一点,上报朝廷,称碎银不便于计算和入库,最好都熔铸成统一标准的整锭银子(官银)。朝廷准奏。
此后,各地方都有从熔铸银子上贪污公款的现象,因为熔铸银子一定会有损耗,十两碎银熔铸出来可能九两多,贪官则会把损耗增到最高,有可能十两碎银熔铸出只有七八两,少了的就都放进自己的荷包。
那些负责熔铸银锭的小工,虽然不如上级官员那么明目张胆,但也能从中获利,每次下班都夹带几钱,乃至几两以上的碎银。
清政府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对银库的管理非常严苛,甚至有些变态——每天上工要换特制的工作服,没有口袋,没有夹层;下工之后,所有库丁都要裸体排队,挨个接受检查——喊着口号、拍着手,跳过十二条放在地上的扁担,如果没有银子从嘴巴、耳朵、鼻子、肛门里掉出来,就可以回家。
但总有能想方设法偷点银子带出来。日积月累,一年也有成百上千两横财。
不少盗贼知道库丁有钱,就向他们下手,或偷或抢,或敲诈勒索,而库丁也不敢报官,怕暴露自己的不法之举。
无奈又惊恐,库丁只好自己花钱找镖局为自己保驾护航。镖局负责每天接送库丁上下班,有专门的矮车,也有专门的路线。
除此之外,库丁被绑票,其家人也会找镖局来侦破,不会惊动官府。
跟小说和电视剧不同,真实的绑匪绑了肉票,不会贴身看管,通常是将其捆绑后藏在偏僻之处,收到钱就通知其家属去找人,收不到就任其自生自灭,所以镖师找人,鲜少发生跟绑匪正面火拼的情况。
走镖要有的生存技能
外出走镖,不见得总能找得饭馆、客栈,所以镖师必须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能,最基础的是做饭、修鞋和理发。
会做饭不仅是会烹饪,更重要的是会生火起灶,而且是不管雨雪风霜、密林河滩,都要因时因地搭起炉灶生火做饭。
其次是修鞋。
长途跋涉,必须一双合脚的鞋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出远门一定会多带一双鞋子备用,但镖师不行,因为所有新鞋穿在脚上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而镖师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没有时间来磨合新鞋。所以当鞋子有什么磨损,镖师都会自己来修理,保证脚的舒适度。
至于理发,是为了保持镖局的精神面貌。镖师走镖,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途中要拜访一些地方势力,蓬头垢面有损镖威和个人形象,所以会面之前一定要理发刮脸,是必要的礼仪和气势。
▲古代镖局留下的镖车,用来押运各种贵重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