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究竟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木星和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日地距离的5倍,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是12年,恰好与一个生肖周期相同,所以在中国古代被叫做“岁星”。太阳光从太阳到木星需要大约43分钟。因为距离太阳更远,火星接收到的阳光也比地球上黯淡许多,只有地球上阳光强度的4%。这对朱诺号太空船是一大考验,不过朱诺号拥有面积高达60平方米的电池板,足以为飞船仪器提供420瓦的电力。
木星的质量大约相当于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对于其他“兄弟”卫星而已是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它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之和的2.5倍,地球质量的318倍。通过体积和质量的对比,你会发现木星比地球的密度小。的确,木星的密度大概只比水重30%。
虽然木星的密度比水大,但它不是液体或固体星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气体行星。木星大气成分中有90%是氢,就像是氢气球。大气的其余主要成分就是氦,还有少量其他元素。既然木星是一个气体星球,那么人类发射的探测器自然就无法“登陆”表面了。有人会问,木星表面都是氢气,那它会不会在某个深度有一片氢的“海洋”,让探测器去浮在海面上呢?
不幸的是,这种情况也不存在。这是因为木星表面的温度“太高”,又不足以让氢气变成液体,随着逐渐深入木星,气体会“慢慢”变成液体。之所以说“慢慢”,是因为液体和气体浑然一体,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海面”,就像一片迷雾。
再往木星内部探索,那里的条件将更加残酷。温度来到了几万摄氏度,压强高到几百万个大气压。在这里,氢气被压缩成导电的金属。这层金属氢内部包含着的则是木星核心,至于核心里到底有什么元素、温度压力几何,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为了防止强辐射对探测器的破环,朱诺号在顶部使用了1厘米厚的钛合金板作为防护。即使存在防护设施,拍照相机也将在环绕木星7周后失效。
木星大气除了它的“狂暴”外,也有美丽的一面,从木星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大气呈明显的带状结构,深浅色交错。气体在浅色区域上升、在深色区域下降。而这些颜色是由木星大气里的某些物质反射造成,现在人类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