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梅雨天心情就忧伤这些症状你有没有?

2016-07-11 18:12 南京报业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你可能想象不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然而它的高发病率与治疗率不成正比,在中国只有较少的抑郁症患者主动就诊。告诉大家如何识别抑郁症的症状,认清抑郁症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坚定治疗的信心,对心理科医生来说意义重大。

心情跟着天气走,患上了“天气病”?

中大医院最近来了一位患者,一位40岁的女性,一到下雨天,就感觉到自己要死了,心情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但是有时候,却又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处于亢奋的状态中,会不停地跟人说话,总想着要帮助别人。神奇的是,等天晴了,她也就成了“正常人”,情绪不会大起大落。最后,这位患者诊断为双项情感障碍。有时候表现为抑郁的症状,而有时则是狂躁的。

最近,这样的患者还真不少,民间称之为“天气病”。专家说,人的心情是有一定季节性的,虽然不能明确表明雨天低落的心情与天气有关,但是在雨天有些感情细腻、性格内向的人容易触景伤情,产生低落的情绪。再加上黄梅季节,潮湿天气湿度大、气压低,人体感觉就很不适,特别是对一些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往往还会出现难以入睡、爱发脾气等表现。

这个天为啥会抑郁?

“最近在门诊,忙得头都抬不起来!”牟晓冬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么说,这个季节也是心理科的“门诊高峰期”。为啥天气成了“心理杀手”。

牟晓冬说,因为这个天,日照少,人的昼夜节奏被打乱,另外气压也不稳定,容易让人不舒服烦躁。第二,因为下雨,外出的户外活动变少,运动量也减少,人就变得很郁闷。第三,因为天气的问题,没有办法和大家聚聚,交流的机会也变少。这就让心理疾病的人没有了“非药物处方”的条件。

专家建议,不要因为阴雨天,就完全躲在家里不出门,要跟朋友交往,如果没时间,打打电话、网上聊聊天也可以,或者可尝试将自己的不良情绪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给自己心情一个宣泄的空间。

发病率高,心理疾病中的“感冒”

说到最常见的疾病,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感冒,说到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你可能想不到是抑郁症。事实上,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说是心理疾病中的“感冒”。据统计,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早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有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治疗率,不足10%,早期发现和治疗率就更低了。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指出,这与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率低有很大关系,在中国,还有很多人不知抑郁为何物或者不认为抑郁也是病,觉得就是心情不好,小心眼,自己调整下就行了。就算得知自己患了抑郁症,在没有引起严重后果前也碍于世俗观念不愿主动接受治疗。

5大危险信号

有资料显示,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在早期也很难将他们的心情低落与抑郁症联系在一起,知晓抑郁症可能发生的异常表现,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防患于未然。

情绪低落

抑郁症患者常感到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对提不起兴趣,总是唉声叹气,生活没有目标。这种情绪低落与一般人的心情不好不同,心情不好可能过个几天就好了,抑郁症如果不接受治疗,情绪低落就会成为他们心上挥之不去的乌云,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越来越严重,严重时会感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长期失眠

入睡困难,就算很早就躺到床上,还是久久不能入眠。早上醒得也很早,甚至刚睡觉就醒了,醒了就很难再睡着。最典型的是早醒,如果不及时干预,失眠可能持续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躯体不适

袁勇贵指出,在临床常常碰到很多患者因躯体的不适到医院做各种检查也查不出实质性疾病,最后到心理精神科就诊后用抗抑郁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明显缓解。所以说某些情况下,浑身疼痛、头晕头疼、乏力走不了路、食欲差、总打嗝、胸闷心慌、憋气难受等等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工作或学习时无法专注,出现注意力障碍;表达能力也不如从前,动作的灵活协调性也受到影响。这些认知障碍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无法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

自杀倾向

抑郁症最大的危害在于存在自杀的风险,也是病情严重时表现,深陷痛苦中不能自拔,觉得活着没意思,生不如死。患者内心敏感脆弱,有时仅仅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诱发自杀冲动,其中女子自杀多为感情问题,而男子自杀多半主要原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眼下正值春季,由于光照、气压等变化,最易发生情绪波动的,也最容易发生自杀的倾向。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李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