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痒点创新而非痛点创新,甚至有点鸡肋
今年G5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其模块化设计,但是纵观科技史上通常一些超前的理念产品只会成为后者成功的垫脚石,尤其在一家影响力不足以影响整个行业的厂 商。虽然手机圈内很多人对G5的模块化称赞有加,但是真正为手机埋单的却是消费者,他们是否认同才是关键。目前智能手机的平均更换周期为18个月,很多消 费者手机坏了都不愿意去修,更何况是去更换那些价值不菲的手机零部件。
而且,LG G5在模块化的设计上在体验方面仍有所欠缺。例如G5的机身并未配备内置电池,每一次你更换“LG G5的朋友们”你都需要先关机,拆装模块再重新开机。对于小编来说其实影响不大,毕竟以前任何可拆卸电池设计的手机换电池都要这么做。但是毕竟LG还可以 做得更好,假如G5做到了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那将非常酷炫,可能今日又会是另一番境况也说不定。
其次LG G5模块化设计尝试上,只是痒点的创新,而非击中用户的痛点。例如Hi-Fi模块,用户也许更愿意看到像魅族或vivo那样直接把音频芯片内置手机的做 法;相机模块其实做个配件不就得了,好像诺基亚的当年1020不就这么做?至于LG 360 VR眼镜据说问题百出……
总的来说,LG G5的模块化不及谷歌的Project Ara项目激进,或多或少给人一种鸡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