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之前产品挖的坑未填上,本土化体验不行
其实LG的手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少的毛病,G3的时候用户反映出来最大的问题是“肛裂”,即手机顶部和底部的麦克风处存在开裂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的 问题,而是网上用户大规模吐槽。而G4的时候则爆出两次较大的产品问题。一次是上市之初的触控延迟问题,另一次则为大面积死机问题。LG在这两次事件中都 处理得不是很好,虽然承诺免费维修,但缺乏诚意,不像苹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直接换机或获得其他赔偿。品质问题对品牌的伤害是最大的,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用 户的忠诚性,新用户又望而却步。
另外,LG手机的系统体验方面一直被人诟病。到了G5这一代美观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简洁明快了不少,图标也重新设计过了,摒弃了之前四四方方的 正方形,改用了稍微比较圆润的圆角矩形,看起来舒服了不少,但是本土化方面和它的死对头三星相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别说加入什么抢红包、应用双开等功能, 就连基本的电话黄页、语音助手都没有,LG还得再上点心。
四、定价太贵,市场反应不够灵敏
早前LG G3和G4进入中国时,定价3999元,而且购机还有赠送配件、立减等优惠,实际购买也就3000多,对于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来讲,这样的价格是非常具有杀 伤力的,同期上市的苹果、三星、索尼、HTC等的旗舰手机无不在4000元以上。而且国产的手机当时最贵的旗舰也在3000元上下浮动。但是LG G5这一代,显然LG有点信心过度,一上来就定价4888元,与三星S7齐平,不知何来的底气。虽然赠送一大堆几乎接近两千元的配件,但是你却无法用 2888元的价格单买一部手机。截至本文完成,三星S7目前在京东的价格为3888元,而G5仍坚挺4888元,对市场的反应显然不够灵敏,因而销量亦远 远落后于三星。
况且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性价比”大行其道,两千多元就可以买到差不多配置的手机了。LG是不是应该针对国内市场,推出特定系列手机呢?这一点,三星已经先迈出一步了。
总结:须破釜沉舟
LG若想在中国求生,就必须要拿出破釜沉舟去变革的勇气。首先它要清楚地用心地去了解中国的用户究竟需要怎么样的产品,而不是闭门造车。正如前段时间阿 里巴巴集团市场营销专家凯文·李(Kevin Lee)在参加2016年亚洲CES时表示:“一些高端手机制造商在中国碰到了困难,比如LG电子,因为它们无法抓住本地趋势和需求。”此外,不仅仅要了 解它的用户,更要了解它在国内目前的竞争对手,毕竟今时今日的中国手机厂商不是彼时那个柔弱得不堪一击的对手了,现在的它们简直就是豺狼,即使强如苹果三 星也要让其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