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除了看脸还能做什么? 老玩法新花样都火爆

2016-07-22 14:06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遥歌 黄鱼/制图

遥歌 黄鱼/制图

时下的各种发布会上,无论是汽车、家居、服装,还是手机、电脑、游戏,坐在最黄金位置的无一例外都是手持自拍杆的“网红”们,他们成为发布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头甚至盖过了舞台聚光灯下的主角,直播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发迹于秀场、游戏领域的直播,是2015年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一匹“黑马”,造就了“网红”这一类特殊人群;那么今天,在玩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的直播,已经成为能够撼动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的“杀手锏”业务,各种“直播+X”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例如“直播+旅游”、“直播+电商”等等,从而让“网红”们除了“靠脸吃饭”外还能不断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价值。与此同时,“直播+X”不仅为“X”带来了流量变现的新商业模式,同时也带动了电信网络的升级、数据中心网络的升级……一句话,不管你想或不想,只要身处信息通信产业,就必须了解并跟上正处于移动互联网“风口”的直播脚步。——编者

老玩法

游戏直播混战正酣

身价千万的主播,你觉得应该是什么人?国家级电视台主播,主流卫视频道一线主持人,还是全国知名综艺节目主持?答案是:国内游戏直播平台的顶级主播。

游戏主播的身价之高,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游戏直播平台的火热。据艾媒网的数据,2015年国内游戏直播用户数约为5000万,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48亿,预计到2018年,游戏直播市场规模将达51.2亿元。资本的涌入维持了游戏直播平台的火热发展态势。先后有斗鱼TV融资2000万美元、战旗TV获得1.1亿元投资,游戏直播平台的烧钱力度令人惊叹。

实际上,游戏直播在国外早就已经兴起。全球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Twitch成立于2011年。根据Newzoo发布的数据,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游戏爱好者通过Twitch观看电子游戏赛事的时长累计高达8.037亿个小时。2014年8月,Amazon斥资9.7亿美元收购了Twitch。

国内市场的游戏直播起步虽然稍晚,但是用户基数大、市场关注度高、资本参与积极,发展异常迅速。例如创办于2015年的熊猫TV,尽管入局晚,但很快就打破了游戏直播平台斗鱼、虎牙、战旗三足鼎立的局面。得益于创始人王思聪广泛的人脉,熊猫TV不但重金请来人气选手当主播,还邀请影视明星加盟,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游戏直播平台竞争目前还处于混战时期,每个平台各有优势,但是谁也无法“一统江湖”。随着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高价挖人、花钱砸流量、巨额融资、烧钱夺份额的现象屡见不鲜。高速增长的业绩难掩泡沫,众多游戏直播平台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盈利。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虚拟道具、广告和游戏分发是游戏直播平台盈利的主要手段。这三种手段中,向粉丝售卖虚拟道具,从而与主播进行分成,是直播平台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广告、游戏分发的盈利模式还在摸索之中。

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入局,游戏直播市场群雄逐鹿的局面会不会结束,最终归于“赢者通吃”?让我们拭目以待。

“鼻祖”秀场谋转型

虽然现在网络直播比较典型的场景有新科技产品发布、新作品发布、游戏直播等新颖形式,但是要说起起源最早的视频直播形式,还非秀场直播莫属。

秀场,顾名思义就是表演的地方,最早的网络直播就是各种各样的综艺、才艺表演。事实上,最早的秀场直播起源于韩国等娱乐、网络比较发达的地区,韩国的视频聊天社区“十人房”是最早的一批直播网站,内容主要涵盖了各路美女帅哥表演唱歌跳舞等才艺。这种形式在中国最早被视频聊天社区9158引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以及先进的盈利模式让它获得了极大关注。随后,呱呱、YY语音、六间房等国内第二批视频直播平台应运而生,终于在2014年在国内掀起了秀场直播平台的热潮,无数的大小公司涉足该领域,成为一片红海市场。

转型,迫在眉睫。

秀场的内容没有问题,找到创新而富有竞争力的新玩法成为关键。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条件的优化,网络直播逐渐向移动端转移。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出适合移动端传播的内容,力图打造7×24小时的直播秀场,提供展示美丽、才艺、表演等粉丝娱乐互动服务,以求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目标客户。其次,O2O模式的引入也重新焕发了秀场直播的生命力。网秦公司推出的“秀色”秀场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秀色”秀场与乐视合作努力形成娱乐O2O闭环。他们还与其他一些线下演出经纪公司合作,融合线上线下,使线上用户参与到线下演出,线下用户也可以参与到线上直播活动。从财报数据看,网秦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交出了超出预期的转型答卷。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全民娱乐时代,作为网络直播的“鼻祖”,秀场模式仍然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