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制度是否必要?
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如果不必要的话,各种游戏官方峰会、产业大会上,也不会频频提出这个词了。上至广电领导,下到普通玩家,都希望国内有自己合理的分级制度,甚至于每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游戏分级/电影分级的呼声都时有出现。
分级制度是针对文艺作品(主要是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内容区分的一种标准,一般分为电影(电视剧)分级制度和游戏分级制度,按年龄段和内容对两大类进行细分,并且详细地定义其内容的标准,例如有没有涉及暴力、不良语言、血腥、性以及涉及的程度等等。
分级有什么作用呢?
在一套成熟详细的分级制度下,创作者可以在合法范围内不受内容限制进行创作,创作的作品在提交第三方机构审核之后,给出对应的分级和理由。如果这位创作者如果对自己的分级不满意,可以对内容进行修改,然后重新提交申请。如果无异议,则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出售。
作为商家,严格按照分级标准区分销售对象,绝不将有年龄限制的游戏卖给那些没有权限购买的人。作为消费者,则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主动举报那些非法买卖游戏的个人、商家和企业。
执行合理的分级制度可以让游戏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开发商可以依照分级制度,制作面向不同消费用户的各个层级的游戏。成-人可以接触到内容更开阔、题材更深刻的游戏,而孩子们则可以被保护,他们将隔绝在不应接触的内容之外,享受纯真和健康向上的游戏。正是因为缺乏一种有效的分级办法,国内现在什么游戏都同等地在市场上销售,被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购买。
与此同时,开发商很多时候也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会“触线”,很多国内外游戏在审核的时候容易遭遇“一刀切”,涉及暴力、政治、战争等敏感题材的都基本被一棒子打死,国行游戏又被玩家戏称“阉割版”,意即被和谐过了头。
这样看来,建立分级制度确实有必要,但为什么偏偏老生常谈,成绩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