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8月23日,中科院深渊科考成果在北京对外集中发布。
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期间,中科院“探索一号”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该航次是我国在万米深海进行的第一次深潜科考尝试,所获得的深度序列完整的原位探测数据及水体、沉积物和大生物样本,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无法获得超大深度、特别是万米海底数据和样品的空白。
“探索一号”是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具备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应用能力的科考船舶。此次深渊科考历时52天,完成作业任务84项。除了“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两次下潜超过万米,我国自主研制的“海角”号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还进行了17次大深度下潜,其中“天涯”号和“原位实验”号三次突破万米深度,在海底停留作业皆超过12小时。
探索一号
8月12日拍摄的“探索一号”科考船。新华社吴凯翔摄
长94.45米、宽17.9米的“探索一号”,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实验室”——船上有11个固定实验室、2个可拆卸式移动实验室,包括1间综合实验室、1间机电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低温样品库、信息处理室等,不仅能开展多学科、多种实验,还能很好地保存各种样品和数据。
最令人瞩目的,是“探索一号”搭载的许多核心深海科研设备和探测“神器”均为我国自主研发。比如,万米级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号”、深渊着陆器“天涯号”与“海角号”、万米级原位试验系统“原位实验号”、9000米级深海海底地震仪、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等。
此次科考的主要目标,就是对这一系列万米级深海实验装备和探测“神器”进行验证,并探秘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