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事件】“探索一号”发布万米深渊科考成果 来看看这些深海探测“神器”(4)

2016-08-24 10:3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深渊着陆器:“海角号”与“天涯号”

“海角号”与“天涯号”深渊着陆器由不同的科研机构研制,但主要功能都为CTD(温盐深)和溶解氧测量、视频录像、高清拍照、生物诱捕、微生物取样、海水采集、沉积物采集等。

8月12日拍摄的“海角”号着陆器。新华社吴凯翔摄

8月12日拍摄的“海角”号着陆器。新华社吴凯翔摄

“海角”号着陆器由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自主研制,是集水文测量、光学观测、声学探测和生物取样等功能于一体的深海综合探测装备,原最大工作深度为3000米。后在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支持下,升级改造为7000米级深渊着陆器,主要面向深渊生物学的应用需求。

“海角”号着陆器采用分体式结构,主要由浮力组件和主框架组成,其最大工作水深7000米,空气中重量为831千克,下潜与上浮速度为每分钟30至40 米,最大工作时间30天。

8月12日拍摄的“天涯”号着陆器。新华社吴凯翔摄

“天涯”号着陆器同样由上述单位联合自主研制,主要面向海斗深渊科学的综合应用需求。具备深渊环境参数测量、光学观测、深渊取样功能,同时预留电气接口以扩展其他科学调查设备。

“天涯”号着陆器主要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用浮力材为载体提供浮力,其最大工作水深7000米,空气中重量为1053千克,下潜与上浮速度为每分钟30至40 米,最大负载达到60千克,最大工作时间30天。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