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去哪里寻找系外行星生命?直接观测证据竟是污染气体(4)

2016-08-29 14:43 新浪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宇宙中的生命

比邻星附近发现的系外行星将成为一个天然实验室,帮助我们检验很多理论的正确性

比邻星附近发现的系外行星将成为一个天然实验室,帮助我们检验很多理论的正确性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预计它将革新我们对于系外行星的理解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预计它将革新我们对于系外行星的理解

然而,并非我们所有的潜在目标都围绕暗弱的小质量恒星运行。就在2015年,美国宇航局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比地球稍大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围绕运行的是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并且这颗系外行星的公转周期也和我们的地球相当接近:385天。

很多人认为开普勒452b是迄今发现的和地球最相近的行星,这并不令人奇怪,但耶金斯博士指出,当时美国宇航局的研究组为了作出这项发现,开展了非常艰难的工作。

首先,他们必须排除来自那颗与太阳同一级别的恒星产生的“噪音”信号,结果显示其活跃程度比预想的高出了两倍。但同时研究人员们还必须与图像中的干扰信号作斗争,这些干扰信号是由于望远镜本身的主要设备在特定的飞船热环境下所产生的。

尽管目前要想找到运行在宜居带内,且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不久的将来,天文学家们几乎肯定将能够对大量此类系统开展研究。

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基于未来十年内全球即将要投入运行或者发射升空的地基或天基的大型先进望远镜设备,其中包括欧洲的柏拉图望远镜(PLATO)、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以及设在智利境内的欧洲极大望远镜(E-ELT)。

耶金斯博士任职于美国宇航局设在加州的埃姆斯研究中心,他指出:“说起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仅仅是在30年前,当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仅仅是想探测到一颗系外行星听上去都像是科幻故事。”他说:“我非常期待看到在未来的30年内将会发生怎样的进展。”

寻找系外行星上的生命迹象,有一种方法是探测这些遥远行星大气中的气体成分,这被阿贝尔·门德斯称作是“伟大的下一步”。

他表示,这一进展或许将让我们能够“不 仅能够判断某颗系外行星是否宜居,还能告诉我们这颗行星上目前是否已经存在生命。”门德斯教授认为,在那些位于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大气中检测氧气或者甲烷 气体的存在将是提供这类证据的重要途径。但他也承认,如果真的检测到这样的气体,仍然还不足以确认系外行星上生命的发现,你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证据支持。

不过,天文学家们都一致同意有一样气体信号的确是可以作为生命存在的确凿证据的,那就是只能通过人工方式产生的那些气体,换句话说就是——污染物。波拉克教授承认这样的想法有些令人丧气,但他指出:“这必定能够说明些什么——或许是某个技术社会。”

的确,这样的想法有些让人沮丧——我们发现的首个地外生命证据或许将可能是某个正在破坏自己所居住环境的外星社会,我们找到的首个直接观测证据竟然是他们排放在自己星球大气中的污染气体。

但不管如何,正如波拉克所言,这样的结果也毕竟有它正面的意义:“终于,我们找到了能够与之对话的同类。”(晨风)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