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热点】北京清理整顿网络订餐平台 解读网络订餐平台乱象

2016-09-12 13: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综合报道 随着《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网络订餐平台批量下线无许可证店铺。三大平台北京地区店铺信息公示率近九成,2周内下线商户8000家。由于三大平台批量下线无许可证店铺,许可证公示率由两周前的86.5%上升到89.9%,提升了3.4个百分点。

网上订餐已经逐渐成为了白领阶层中的一种潮流了,网上订餐就是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用户通过互联网,能足不出户,轻松闲逸地实现自己订购餐饮和食品(包括饭、菜、盒饭、便当等)的一种网络订餐形式。

201603310406244396

网络订餐便捷和舌尖上安全的博弈

网络订餐的卖点:方便快捷

在兰州,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网络订餐平台主要有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截至今年一季度的初步统计:兰州市有512家食品经营者入驻饿了么;833家食品经营者在美团进行注册;452家食品经营者入驻百度外卖。在这些网络订餐平台上,每周都有新增商户。

打开网络订餐APP搜索附近商家,一大串的名字跃入眼帘。平台为这些商家建立了页面,展示有简介、地址、电话等信息。商家提供的餐食种类,也以图文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展现出来,小到快餐盒饭,大到火锅一应俱全。不少商家还提供各种形式的优惠服务,吸引顾客下单。一般的餐厅规定20元起送,一次点餐超过特定金额,还有满减或折扣回馈。

在办公室忙碌分身乏术,下班回家晚了不想做饭又不想出门,想品尝饭馆美味可口的饭菜……这时都可以选择网络订餐,也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最近一个月,刘鑫利用午休时间兼顾正在装修的房子,午饭都是通过网络订餐解决的。在手机网络订餐APP上挑选自己想吃的饭菜,网上支付,半个小时左右,送餐员就将饭菜送到家门口。盒饭、盖浇饭、炒面……网上订餐的品种几乎被他叫了个遍,甚至周末,还和妻子点过火锅。

方便,这是刘鑫对网络订餐的第一评价。“以前想叫个外卖,得专门找能够送外卖的商家的电话,选择性小,等待时间也比较长。现在在网络订餐APP上订餐,就像在商场超市购物一样。而且,还有专门的送餐团队,不受制于饭馆本身的人手,送餐速度也更快。”刘鑫说,不仅如此,网络订餐还节省了他去饭馆点餐、等候、吃饭、洗碗洗锅以及来回路上的时间。

网络订餐的火爆,也可以从用餐高峰时段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送餐员身上看到。“你有新的订单!”每到中午11时许,七里河附近一家餐馆里都会响起这样的声音,餐馆老板王先生说:“平均每天能接到二三十单,前段时间天热,有时候每天能接到五十单左右。”备餐、装包,不时有送餐员进来取餐,等候的间隙,一名送餐员告诉记者,外卖主要送往附近的各大写字楼,他平均每天的接单量在20-30单,而一些“单王”可达到每天40-50单。

 被食品安全掣肘的网络订餐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网络订餐方便快捷,可随之而来的配送时间长、包装差、分量少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配送迟到45分钟,送来的面根本吃不成”、“送过来的东西缺斤少两,分量没有在店里吃的足”、“打包太差,送到家油全洒出来了”、“差评,炒面里有头发,真影响食欲”……在几个网络订餐APP上,几家销量排在前列的商家都有不少中差评,原因主要集中在配送时间长、包装差、分量少等问题上。而最让消费者担忧的,则是食品安全问题。

在网络订餐的商家选择上,作为“老手”的刘鑫表示,一般会选择自己去过的实体店商家,即使没去过,也会选一些他见过、听说过的商家。“刚开始接触网络订餐时,因为赶时间选择了一家送餐最快的,送来的餐和图片严重不符,后来无意路过那个饭馆去看了看,发现卫生条件非常差。”但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和刘鑫一样注意到这些,很多网络订餐的消费者,很少关注未曾眼见耳闻的商家是不是有资质,更不会专门去实体店铺实地考察。

记者打开几个网络订餐APP,随机点开了10多个商家,在商家信息里,仅有一家位于天庆大道的商家上传了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等证照;在商家实景(环境)一栏,部分商家上传了实体铺面的图片,但有少部分商家上传的照片盗用别人的图片或翻拍图片;记者同时通过实地探访发现,有些精美图片的背后实则存在厨房漆黑脏乱,打包盒随意堆放等问题。

更有甚者,商家地址一栏所显示的实际地址并非实体餐馆。记者发现一家麻辣烫店上传的门面照片十分模糊,按照显示的地址,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该地址为一家服装店;还有一家陕西肉夹馍店,地址所在地实则为一住宅楼的门牌号,且周边并无餐饮店。9月4日12时许,这两家店铺显示正在营业中,翻看它们的销量和评价,有一些顾客曾选择过它们。

对于网络订餐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兰州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第一是存在无证经营现象,部分从事网络订餐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没有实体经营门店,未取得相关证照许可;第二是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网购模式使消费者无法对食品进行现场真实鉴别,加之部分经营者未建立台账、超范围经营、运送储存设施不符合要求等问题较为普遍;第三是存在虚假宣传行为,一些网络订餐经营者在网上发布虚假介绍、宣传广告等诱导消费者;第四是网络交易平台未严格履行必要审核,许多网上经销以及订餐平台忽略了对加入平台经营者、餐馆的审核,平台对食品经营者的审核形同虚设。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