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也弃“免费牌”,第三方支付市场博弈要靠啥?(2)

2016-09-13 08:25 新华社

打印 放大 缩小

成本承压下难有“免费午餐”

从免费到收费,究其原因还是“成本”。支付宝公告直言,收费的原因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提现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用户用微信转账时,微信作为第三方平台至少要支出转账额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这一成本在今年1月达到3亿元。

从邮箱到在线音乐,从电影到阅读,人们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享受“免费午餐”,但这一消费习惯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高品质服务和独家内容买单。

“金融服务是有成本的,适度收费是必然趋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出于竞争策略第三方机构在发展初期需要大打免费牌,但支付机构在资金渠道上依赖于银行,资金成本要高得多,长期免费是不可能的。

支付宝相关人士也直言,提现收费并非一个容易的决定,所有服务都需要以可持续的资源为依托,勉力支撑有违客观商业规律。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互联网企业开始不再将“免费”作为吸引用户的唯一手段,而是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去吸引“付费”用户,这也是中国互联网走向成熟的标志。

没了“免费牌”,支付宝要靠啥竞争?

在第三方支付的“鲶鱼效应”下,面临营业收入下滑风险的商业银行仍纷纷下调手机银行、网银的转账费用。今年2月,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用户的手机转账免费;7月末,12家股份制银行用户的电子渠道转账免费。

在此背景下,收取“提现费”后,会否有大批用户放弃支付宝或微信?郭田勇认为,通过提供丰富的支付场景和便捷的支付手段,目前这两家机构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客户粘性,部分业务收费并不会导致大量客户离开,弃打“免费牌”背后是市场占比和服务竞争力自信。

目前,微信和支付宝的服务已深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网上购物,还可以在超市、便利店、餐饮、医院、酒店、打车等多个场景付款。据介绍,微信支付线下有30多个行业、30万家门店支持;支持支付宝的餐饮商家、商超便利店则超过100万家、网约车超过1000万辆。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