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五大技术融合15年内将迎来智能时代
对于信息技术中长期发展的趋势,杨学山以2030年为界,认为信息技术将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目前传输和处理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期,支撑其发展的物理技术、物理极限正在到来。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已经到了或正在触及天花板。在可见的时间内,大体上看不到有新的技术来替代它。但成熟不代表完成,仍有创新点。
感知和行为技术则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他认为,感知技术是起点,行为技术是终点。如何使得行为技术能够像人的大脑指挥手脚一样成熟,我们还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而内容技术,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数据技术,则发展程度不均。杨学山介绍,对于数字型数据的处理已经成熟,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字数据、文本数据甚至一些语音和视频特定的应用上,正在进入快速的发展期;而真正的影音处理,能把数字的、文本的、音视频的,像人脑一样进行处理,这个方面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发展早期。若将上述五种技术相融合,构建出新的系统技术,这将成为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变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
清华大学吴建平院士:网络空间安全实际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吴建平说,网络空间是继陆海空、太空之后人类的第五个疆域。网络空间的挑战主要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缺乏源地址、源地址验证、大规模网络攻击、大规模域名劫持和假冒等。总结网络安全的特点就是,它是整体的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另外它是全球的不是独立的。
网络空间安全实际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在2013年以前全国有96所高校涉及信息安全专业,总体来说,高层次人才最为迫切。目前,国际上约60所大学有网络空间安全的硕士学位,以芯片安全、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等为主要方向。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各个部分,加强网络空间基础研究和掌握核心技术是解决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我们应该培养更多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