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23日讯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印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旨在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行动》提出,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
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是 “互联网+” 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行动》指出,当前,我国智能硬件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智能硬件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产用互动不紧密、生态碎片化等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
专项行动提出三大重点任务,包括提升高端智能硬件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
在提升高端智能硬件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专项行动确定五大领域重点任务,主要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在加强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提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等六大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在推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方面,主要聚焦健康养老领域、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工业领域。
按照《行动》规划,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低功耗轻量级系统设计、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高性能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明显突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上市企业。在国际主流生态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建成标准开发、产品及应用检测、产业供给能力监测三大支撑平台,智能硬件标准化及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还要布局若干技术先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创业创新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PLC、智能无人系统等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形成规模示范,带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产业便民、惠民成效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