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出台历程
☆2014年前后
网约车开始在中国多数城市出现,出租车遭网约车冲击现象凸显,部分城市采取禁止网约车运营措施,也有城市态度模糊。当年年底,交通运输部曾表态,支持使用营运车辆从事网约车服务的经营行为,但禁止私家车进入网约车领域。
☆2015年初
交通运输部成立调研组,对新老业态都进行调研。其间,调研组共前往21个城市开展研究,并联合各部门研究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规范发展网约车的政策,着手进行顶层设计。
☆2015年10月10日至11月9日
《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之后在各部委会议、专家组以及由各地方主管部门参与的会议中,对车辆报废、网约车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网约车保险以及计程计价方式等各个方面意见进行充分讨论。争议较大的问题,至少召开十余次专题讨论会,阶段性的讨论方案多次上报国务院。
☆2016年6月23日
迎来政策出台前的一次节点性会议,会议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各省分管省长、厅长以及主管部门的局长均有参加,会上各地方主管领导充分表达了迫切出台文件的意向,希望国家层面的办法能尽快指导各地出租车改革工作。据悉,此次会议由副国级领导参加。
会后,各部委对各个省里提出的意见进行汇总反馈,在出台前再次上报了国务院。直至昨天,历时近两年时间,网约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终于面世。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这样评价新规的重要意义:这是全球第一个出台的全国性的网约车监管法规,通过量身定制监管模式,给予其合法身份,支持其规范健康发展。
☆2016年7月28日
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最后
京、沪等政策最终是否松动尚不可知,但互联网出行格局已经开始调整。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9月底,滴滴出行向外界确认,向共享单车平台ofo投资数千万美元。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滴滴出行下一步或将发力金融领域。
而它的老对手,神州专车和神州租车却可能因新政的正式实施而大幅受益。神州专车表示,其在车辆和司机合规方面完全符合要求,仅仅会增加一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