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井喷式发展体现军民深度融合
在本届航展上,王明亮注意到大部分参观者都喜欢围着运-20、轰-6K等“大家伙”拍照,而围在静态展示区边缘的中小型无人机展台却相对冷清。
据记者观察,此次航展上出现了大量的无人机参展商,不管是在综合展厅还是在军民融合展厅,大中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直升机无人机展台随处可见。
“好像观众们不太关注这件事,但我认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无人机行业正在迎来井喷式发展。”王明亮说。根据一份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近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已经达到50%以上。
无人机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品,本届参展的无人机既包括翼龙、彩虹、云影等察打一体军用无人机,也包括高中低端的各色民用无人机。无人机行业的井喷式发展对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军事层面看,无人机的发展态势将助推未来空中战场形态变化。”他说,“未来无人机可以担当侦察、预警、通信中继等任务,在脱离地面基础设施的作战环境下具有重要价值。”
在民用领域,无人机已经开始承担线路巡查、火灾探查、安防保卫、空中摄影、小型物资投送等任务,正在大量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王明亮认为,无人机的迅速发展促进航空事业和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航空业更加接地气,也为空军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群众基础。
此次航展无人机参展商的增多体现出航空产业的军民融合正在蓬勃发展。“航空业不仅能够保卫国家,而且也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王明亮说。
记者在航展现场看到,除了老牌的军工企业参展,众多的民营企业也参与到航空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中来。在无人机展区,记者发现至少两家生产靶机的民营企业,其生产的靶机能够满足部队演习、训练、武器系统检验等需求,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参观。
在装备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民参军”,是体现军民深度融合的标志之一。王明亮认为,民营企业与市场接触非常密切,对新技术更加敏锐,能够成为孵化新技术的种子。
比如目前很多企业正在攻关的无人机编队飞行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民营企业先行一步研发新技术新设备,一旦成功就能辐射到整个国防领域,发挥特殊的纽带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