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独家专访马云:中国电商要变天!(2)

2016-11-11 08:51 新浪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央视财经独家专访马云:中国电商要变天!

马云:我觉得第三季度并没有显出客户数不活跃,或者碰到天花板,如果讲电商有天花板,如果讲这个天花板,那我觉得是太没有想象力了。我觉得刚刚开始,只是今天问的,因为电商到今天为止只占了整个中国零售,中国零售的10%左右,还有90%的传统商业都没变革呢。所以我们今天要问的,不是让电商有多少增长,而是让整个中国传统零售行业有多少增长。

其实我觉得今天的,我们这个电商,如果纯电商发展的越快,对传统零售的打击越大,这不是大家要看到的。只有把90%的传统零售进行彻底的改革,让他们也抓住这个技术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阿里这几年的,未来几年的专注点,不是让考虑自己有多少增长,因为我们要考虑90%的传统零售行业,让他们如何变革,因为只有他们变革了,阿里的变革是在他们的成长中得到益处的。

所以第一我们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第二我们对电商充满信心,因为我一直是这么觉得,阳光灿烂的时候修理屋顶。今年阿里形势最好,但这个时候如果不对自己进行变革,不去考虑别人的未来去变革,阿里走不到未来的。所以这是我们自己主动提出,我们看到的未来,必须告诉大家,这是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并且我们将会为未来而做自己的改变,也希望大家做好这样的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马云怒批传统商业:别只想着从房地产赚钱了 请把利润还给制造业

记者 侯凯笛:您刚才提到这个传统零售行业,现在有点被打压,有点被挤压,我也查了一下商务部最近几年的一个数据,确实伴随着电商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传统零售行业,甚至于实体经济都有一些萎缩。所以在您看来,是不是真的是互联网对这个实体经济的挤压太大了,未来应该我们怎么去平衡这个?

马云:应该讲,客观的讲,或者理性的讲,或者科学的讲,不是互联网,今天互联网和电商并没有去过分挤压传统商业,而是整个传统商业在面临急剧下滑,电商只是在全部下滑的经济形势下,出来的一点新的希望而已,这些企业很早醒过来,并且改变了自己商业的未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电商,今天传统商业依旧会下滑。因为中国原来的,特别中国原来的零售行业,全是基于房地产,房地产这个行业在整个中国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特别地价炒的那么高,人们关心的是从房地产里面赚到钱,而不是考虑到如何通过零售去服务和支持好消费者,通过服务和零售去支持好制造业的变革。

这个问题不是现在出来的,我们十年以前做淘宝的是一个很重要想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工厂做一个电视机,它卖出去的钱只能赚到7块钱,一台电视机只能赚7块钱的利润。而大部分的利润被渠道拿去了,而渠道拿了这些钱并没有去发展、完善渠道,加大跟消费者的关系,而是把这些渠道在市中心去建了很多房地产。

所以我自己觉得,十年以前我们就看到传统零售会下来,只是我们想到的是用电子商务去适应了未来的更好的商业发展,所以今天在全世界的经济都不是很好,全世界的零售不是很好。不是中国的零售不好,美国零售也不好,中国零售也不好。但是电商好,是我们在整个零售里面看到的一点新意而已,这不是我为电商去辩解,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十年、二十年的判断。

十年以前我们判断了今天,我们今天也必须判断未来。如果我们电商企业不改革自己,也把自己当做很了不起,也觉得自己是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那也是缺乏想象力。我们必须跟传统零售共同成长,必须和制造业共同成长。我是坚信一点,如果制造业不赚钱,零售是不会好的。

今天阿里的电商模式,我们只收了2%到3%的点都不到,但是我们把所有的利润还给了消费者,把所有的利润还给了制造业。今天在金融危机,2009年的金融风暴以后,中国的出口并没有,中国的企业出口碰上问题了,但中国的制造业没出现问题,原因是什么?

是电商打开了中国市场,我们救活、帮助了大批制造业重新起来,所以要这么去看。但是对传统零售他没办法接这批制造业。所以我是觉得要从经济、社会、科学,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正因为这样,所以不管传统行业企业说电商消灭了,我自己觉得这是,我们不能做自欺欺人,必须看待未来,从未来的格局来判断今天。

马云:实体经济不拥抱互联网 只有死路一条

记者 侯凯笛:那您觉得是不是传统这些零售业,包括实体经济,必须要拥抱互联网,否则的话就是死路一条?

马云:是的,我自己这么觉得,不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消灭了传统零售,而是落后、保守、自以为是的思想消灭了这些传统零售和传统行业。我们必须面向未来,必须拥抱新的技术。就像上一个世纪电出来的时候,你拒绝用电,你就喜欢烧煤,你就喜欢用马力来做,你肯定没有机会。

这是一个新的技术的到来,一场新的营销开始,一种新的面对消费者和制造业的变革,你不愿意用,那你能怪别人,不是电商不好,就像不是电不好,不是互联网不好,是自己不愿接受新事物不好,或者自己接受新事物的心态不好,才会让自己落后的。

记者 侯凯笛:如果这个是注定的大势所趋的话,您觉得有哪种实体行业有可能会存活下来?

马云:我觉得因为互联网没什么边界,它会对各行各业有巨大的冲击,今天只是从零售开始,接下来从制造业会开始,从金融开始,从整个技术革命的变革开始,到整个能源革命的开始,最后到社会治理的开始。在未来30年,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马云:中国必须反思的一件事,进出口平衡才是经济强大的命门

央视财经记者 侯凯笛:最近阿里巴巴一直在谈国际化和全球化,这几年一直在说,今年强调最多的是全球卖,就是把中国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去。但是其实一直以来,中国在产品出口中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被当作反倾销,这么长时间,包括政府和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做,但是很难实现这个事情,您觉得一个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吗?

马云:我觉得第一点,我们并没有,我们是在讲全球化,我们在讲国际化,当然我们觉得我们并不是在讲,我们在已经开始在做。

第二点,全球化和国际化是两个概念,国际化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生意,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是多边之间的生意。阿里分为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我们要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全球化我们是希望帮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能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这是两个事情。

第三件事情,我觉得中国必须思考,大概在2008年、2007年我就讲了,中国已经不可能恢复到十年以前,过去那种出口靠集装箱、规模、标准化、低成本、低附加值的模式,已经不复返。我们再也不可能想到,我们中国出口像当年一样。未来的出口一定是小批量、高附加值、个性化,所以有这个的变革,不是因为中国的出口不好,而是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经济,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发生变革。

所以我们并不是想尽一切办法,我们在帮助中国出口,只是以独特的方式出口,我们希望出口中国高附加值的、小批量的、个性化的、迎接未来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就是IOT,智慧制造,我们希望在慢慢培养这样的技术。

中国人一贯最强的是在于卖货,中国人我觉得我们很会卖货。但是我觉得光会卖货是不行的,过去的二十年我们卖了太多的货给别人,但是我觉得未来的中国的贸易,必须是进出口平衡的,我们要学会买东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异之一,就是发达国家永远在买别人的东西,发展中国家想尽一切卖别人东西。所以我觉得中国要学会进口,只有扩大中国进口,才能够提升中国商品的素质,才能提升中国老百姓的素质,才能让中国知道全世界到底在生产什么、需求什么。只有这样,未来的中国进口、出口才会好起来。所以你只有会吃好的东西,你的身体才会强壮起来。

责任编辑:詹婷婷(QT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