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新机接连“售价被上万” 自古套路得人心(3)

2016-11-21 10:19 新浪手机

打印 放大 缩小

三:高科技+饥饿营销

最后一种万元机,是被黄牛抄上去的,最有代表性的是iPhone。虽然如今iPhone已经把内地定位首批发货地,但9月预定的机器,可能十一月才到货;在当年国内还尚未首发那阵子,9-10这两个月的手机价格,基本都在黄牛手里,万元售价的iPhone也是常见的事。

来感受下黄牛的气场

来感受下黄牛的气场

小米MIX也走了同样的路数,一开始在发布会就宣称手机“产量并不多,陶瓷工艺还不稳定”,到了正式发货的时候更是秒速售罄。如果再算上不少主流手机还没有加入的新元素,被黄牛抬价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一般来说黄牛——本质上说是用户——对一款手机的热度不会太长久。一段时间后的价格回落,也会很快。

归根结底,手机仍旧是快消品,万元售价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其本质上的追求;大部分时间,这种高价位可以变成消费者的谈资,随后,还可能化作一种潜意识——“这家厂商,背后的品牌价值是多少”。而对于国产厂商来说,这样的故事还会有,毕竟总在价格泥潭里死伤,总不是好事。(王迪)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王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