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九:提前查询购买额度避免被“盗用”
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公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万元,自2016年4月8日起执行。但,2018年11月21日,国务院决定将单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万元提至2.6万元,自2018年1月1日起才执行。也就是说每人每年2万元,超过之后海关就会“退单”。
消费提醒:消费者在跨境网购前,最好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年度个人额度查询”,进行个人跨境消费额度的查询;此外不要被商家的促销折扣迷了眼,计算好需要购买商品的金额,以免超过限额后被“退单”;此外,保护好个人信息,以防被“有心人”盗用了个人额度。
个人跨境额度查询链接:http://ceb2pub.chinaport.gov.cn/limit/outIndex
预警十:各类诈骗等着“钓”你的钱
“黑五海淘促销季”无疑又成为了各类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1)钓鱼木马链接诈骗:主要出现在QQ、旺旺等聊天工具、弹窗页面等,消费者一旦点击带有木马的有毒链接,就会一步步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2)中奖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发送中奖信息,消费者上当后落入诈骗分子陷阱;
(3)退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掌握消费者的重要信息,如姓名、电话、订单号、购买商品等,能轻松说出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后以订单出现问题为由要求消费者退货,消费者收到有毒链接,点击后落入陷阱;
(4)快递货到付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假冒快递员送空包裹,谎称需货到付款,消费者被骗运费;
(5)“秒杀”诈骗:商家设置部分商品为“秒杀款”,实际由系统设置,消费者根本无法成功“秒杀”,甚至还会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最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指出,跨境网购流程原比一般国内网购更加复杂,各类消费风险和“坑”也更多。消费者海淘时如遇相关价格欺诈、消费陷阱、物流发货、售后服务、退款退换货、真假赝品等问题,可通过以下四类渠道线投诉:第一,各地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第二,各地消保委(消费者协会);第三“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show.s.315.100ec.cn);第四,微信公众账号:DSWQ315(网购投诉平台),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