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山寨机:手机江湖里的黑色幽默(4)

2015-11-06 13:04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解构山寨机:手机江湖里的黑色幽默

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狂魔

前阵子,一款泰国手机“iMi”火了,不仅名字撷取了苹果和小米的精华,手机外观也把iPhone6、美图手机、魅族等手机抄袭了个遍。连吉祥物也与米兔长得极为相似。据说这家企业的实际注册地在香港,每年约10万部智能手机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组装生产(难道是那个我们都知道的组装公司??)

记者又在淘宝上发现一款魅米S4手机,400块钱左右,外观酷似iPhone 6,logo是魅族与小米的结合体,960×540屏幕分辨率、4GB存储、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加LED灯、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让人不忍上手。

除了这些米,记者还在“山寨手机总部”群里发现了夏米、珍珠米、亿米、优米等等手机,说到这里,更是不得不提及“大米手机”,大米手机的slogan就是“做中国人自己的山寨iPhone”——向苹果致敬、向小米学习、向魅族看齐,做一个品质过硬、服务过硬、价格合理的手机品牌。

山寨手机会一直存在么?

近期,安兔兔发布了2015年Q3季度山寨手机报告,Q3季度总验机数量为10769795部,其中山寨机数量为182009部(数据中不含未知机型,不含测试结果未提交机型),与去年相比,山寨手机数量有着明显下降。

不过三星旗下产品被山寨的数量却在增加,这深刻说明了山寨机厂商一直紧跟市场变动,他们相中的型号永远是市场上最热卖的型号。

从性能角度来看,寨厂们越来越用心,但检测到的山寨机数量却明显减少。这一变化不仅体现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日益提高,也表明手机大厂在线上营销、线下销售的力度逐渐增强,从而使得山寨手机的市场越来越小。一句话总结的话,那就是“寨厂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一位曾从事过山寨手机研发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市场萎缩、利润下滑,山寨手机逐渐衰落,手机行业从业者转型做可穿戴设备的很多(山寨手环、手表也多了起来)。但在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特殊环境和特殊用途的小众市场,山寨手机还将继续存在。

他以一款叫做“轰天雷”的手机举例告诉记者,这款手机有7个喇叭,音量大,是为建筑工人设计的一款首次,此外,还有为穆斯林设计的手机拥有提醒祷告时间和祈祷室地图等功能。这些市场为主流手机品牌所忽视,却容量巨大。

记者在今年的Maker Faire上邂逅了两个人,一个人《认知盈余》作者Clay Shriky,他对中国“山寨”文化印象深刻,举了法国品牌手机Wiko的例子,这是一款法国设计,深圳代工的手机,在当地卖得非常好。

另一位是新车间创始人李大维,他认为,曾代表“冒牌货”甚至“假货”的“山寨”一词,其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对观全球创客运动,他说:“其他国家的创客要达到中国‘山寨’的境界,起码还需要十年的积累和发展。

“国内的创客不能再纠结于是否复制、国外是否有同类产品,应该转换思维,不要再做没有品牌、廉价的东西。要有培养自己品牌的意识,做小而美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粉丝,而且是赚钱的公司。"

每个发展中国家都会有一段“山寨”历史,日本50年代的山寨公司现在都变成了著名的世界品牌。

不过,法律上来看,山寨手机绝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专利,当真追究起来,这样创造,终究还是有点“耍流氓。”

“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山寨文化”,百度山寨手机吧的这句slogan,充满黑色幽默。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佚名